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寒露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大清:打造最强海军,振兴中华!畅读佳作

大清:打造最强海军,振兴中华!畅读佳作

董王不懂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叫做《大清:打造最强海军,振兴中华!》是“董王不懂”的小说。内容精选:子的年龄,头发粘成一捋一捋的。董良走了过去,几个孩子抬起清澈的眸子警惕地看着董良。“你们几个跟我住在船长室吧,那里条件好一些。”几个孩子没有说话,倒是跟着董良一起离开船舱。船上还有几十个生病的人,董良让林本帮他们统一安排在了水手舱。那里有吊床,通风条件也要好一点,另外给他们多补充一点营养,能不能活下来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

主角:董良陈得利   更新:2024-05-13 01:3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董良陈得利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清:打造最强海军,振兴中华!畅读佳作》,由网络作家“董王不懂”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大清:打造最强海军,振兴中华!》是“董王不懂”的小说。内容精选:子的年龄,头发粘成一捋一捋的。董良走了过去,几个孩子抬起清澈的眸子警惕地看着董良。“你们几个跟我住在船长室吧,那里条件好一些。”几个孩子没有说话,倒是跟着董良一起离开船舱。船上还有几十个生病的人,董良让林本帮他们统一安排在了水手舱。那里有吊床,通风条件也要好一点,另外给他们多补充一点营养,能不能活下来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

《大清:打造最强海军,振兴中华!畅读佳作》精彩片段


“董相公,那个身手不错的汉子在后舱,这家伙傲慢的很,我去找他,连个头都不抬。”

董良笑着拍了拍陈得利的肩膀道:“陈大哥,咱们一起去看看。”

董良让众人回去继续带着乡党大扫除,同时将分组的事情传达下去。

董良则跟着陈得利来到后舱,身后还跟着大副理查德。

船上的人大都是平平无奇的劳工,好不容易碰到一个高手,董良如何能放过。

穿越到了咸丰二年,董良怎么会去做满清的良民?

这是一个造反的时代啊!

广西的洪秀才现在估计快要打到江宁城了吧?

……

船上备有石灰,清理好的船舱,撒上石灰,那股让人刻骨铭心的臭味小了很多。

康老八依然盘坐在船舱的角落中。

他与这艘船上的所有人都不一样,人家都是被骗到船上的,他却是主动上船的。

出海的人并非都是为了赚钱,也可能是为了躲避灾祸。

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些洋人会如此残忍。

白天甲板上的激战,来的突然,康老八出手不是为了帮董良,而是为了自救。

要不是董良那几枪,康老八今儿个怕是就要栽了。

因此当董良出现的时候,他还是收起了自己的骄傲,站了起来。

“见过恩公。”

董良当得起康老八一句恩公,江湖汉子就是恩怨分明。

董良看向陈得利,后者会意,带着理查德走向了一边。

“恩公,请受康老八一拜。”

董良没有想到对方会这么称呼自己,连忙摆手道:“康八爷不必如此。”

“不,恩公,我康八行走江湖多年,从不欠人人情,今日在甲板上是恩公救了在下,理应相谢。”

“康八爷,请起,叫我董良就行,今日我见康八爷身手了得,不知为何会沦落到这猪仔船上。”

“唉……”康八爷长叹一口气。

他本是天津人,因排行老八,人称康八爷。

此人从小就颇有练武天赋,先后跟随多位名师学武。

十八岁就远近闻名,后来家族遭人陷害,被满门抄斩。

康八爷隐姓埋名为家人报仇,自己也一直被官府通缉。

后来索性就做了劫富济贫的大盗。

他独来独往,劫财却从不害命,所得钱财也从不用于自己享受。

渐渐在江湖上打出了名头,整个直隶道上几乎无人不知康八爷。

这次他是惹了不该惹的大人物,这才不得已逃到洋人船上,准备出海避风头。

“八爷,您要是信得过我董良,以后咱们就是朋友,说实话,我们抢了洋人的船,今后怕是也很难过安生日子了。”

“洋人势大,地方官府对其卑躬屈膝,此事要是传出去,地方官府定会为洋人站台,岂会在意我等小民。”

“那董相公为何还要将船给开回去?咱们杨帆出海,还落得个逍遥自在。”康八爷不解地问道,董良他们这么做不就是自投罗网吗。

“康八爷,船上的人都是农家汉子,咱们晓得,他们却不会懂,大部分人都觉得官府会帮助自己。我准备将大家伙送到东番岛,然后分发盘缠让众人各自回家,朝廷那里也不一定会有猪仔名册,再说只要洋人的消息传不回去就好。”

“那董相公,你又有什么打算?”康八问道。

“带着不愿意回去的弟兄,在这海上讨生活也不错啊,至少自在。”董良的打算正中康八的下怀。

实际上,董良的想法远比这更加远大,但是他还不能讲。

“那康八就跟着董相公了,这东海上确是好去处。”

“多谢康八爷对董某的信任。”董良道。

董良刚才是见识过这位康八爷的身手,他自己是自愧不如。

要是留其在身边不失为一个助力。

“康八爷,董某准备在船上成立一个护卫队,还请八爷出面做个教头。”董良拱手道。

“康八在船上吃着董相公的饭,自然应当出力,就依董相公之言。”

“董相公,那几个娃子,年龄还小,既然董相公做了船长,不知可否照拂一二,相公是读书人总要有几个使唤的小子。”

康八爷指着不远处的五个半大孩子说道,几人应该都不到十岁。

“康八爷是否跟他们认识?”

“呃,这倒没有,只是在猪仔馆的时候,见他们被人欺负,康某庇护一二,后来就一起被送上了这艘船。”

几个孩子都是囚首垢面,还没有到留辫子的年龄,头发粘成一捋一捋的。

董良走了过去,几个孩子抬起清澈的眸子警惕地看着董良。

“你们几个跟我住在船长室吧,那里条件好一些。”

几个孩子没有说话,倒是跟着董良一起离开船舱。

船上还有几十个生病的人,董良让林本帮他们统一安排在了水手舱。

那里有吊床,通风条件也要好一点,另外给他们多补充一点营养,能不能活下来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那些洋人水手现在每人身后都要带上六七个学徒,他们要跟自己的学徒住在一起。

每个水手都被华工包围,不可能再出幺蛾子了吧。

……

“你们几个孩子是怎么卖身到船上的?”

夜晚,偌大的船长室中就只有董良、理查德、董兴福以及五六个同安籍护卫队员。

理查德要处理夜晚航行可能遇到的问题,而董良是唯一的翻译。

因此两人必须要呆在一起。如果有情况,由陈得利带着洋人水手来船长室报告。

五个孩子,到现在一句话都不说。

刚才帮几个孩子洗澡的时候。董良发现他们都长的结实,似乎并不像普通农家的孩子。

“我们一起在村口玩,被人贩子给拐到厦门的。”终于有一个男孩开口说话了。

这男孩自称为卓浪,讲的却不是闽南口音,而是定海口音。

“你们是浙省的?”

几个孩子点头。

说话的孩子在五人中个子最小,但是其他四人却总是围在他的身边。

李嗣兴两世为人,年龄都能够做人家的爷爷了。

自然一眼就能看出这孩子在撒谎。

不过他也没有多问,怕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孩子,不愿意透露真实信息。

说明这孩子够聪明,担心董良这些人会拿他们换赎金。

毕竟董良他们可是连洋人都敢杀。

船只在海上行了三日,二月份的西太平洋还算平静。

没有遇到大风浪。

董良大部分时间都在训练护卫队。

他们仅有几十杆枪,董良只能让他们轮流熟悉。

另外找了船上的备用木材做了一些木矛。

董良负责教射击和军阵,康八则负责教队员们拳脚功夫。

水手组和生活组的人闲暇时也要参加训练。

这艘船原本需要到关岛才能够获得补给,因此船上的物资还算充足。

至少可以满足大家半个月的需要。

不过海上航行,不可能一帆风顺。


“董先生放心,宫良这里没有一艘船北上。”

果然,这个向邦办事非常细心。

董良知道他一定会封锁消息的。

“好,那么这段时间,我会将这些华工炼成一支精兵。”

“等到萨摩藩杀来的时候,我们就对他们迎头痛击,然后咱们考虑北上首里城的事情。”

“只要向大人这里与我们撇开关系,扶桑人应该也不会因此对首里城发难。”

“二是我们主动出击,我带人北上,与首里城的琉球军队一起夹击扶桑驻军。争取一举消灭扶桑人。然后我们再整军备武,与萨摩家的本部决战。”

董良给了两个方案。

向邦又陷入了沉思。

“董先生,还是第一个方案稳妥一些。说实话,向某没有把握首里城的琉球兵会配合咱们。琉球国现在的枢密使是蔡允,此人与扶桑人走的近。”

“好,我明白了,也就是说现在首里城内的琉球高层大都是亲扶桑派?”董良直截了当地说道。

“确实如此。”向邦有些尴尬。

就连那位尚云翁主都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她虽然是琉球国的翁主,但是她手中一点权力都没有。

就连他的弟弟尚泰王,也不过是傀儡罢了。

“好,那我们就实行第一套方案,咱们先在这里耐心发展。”

“不过我要向大人全力配合我。”

“没问题,董先生,在宫良这里,我可以做的了主。”

向邦能够帮到董良的其实也不多。

但是聊胜于无,至少董良做事情再无顾忌,不需要再提防着琉球官府。

“董先生,向英无能,只能尽力帮您诊治伤员。”向英拱手道。

他也想去对付扶桑人,但是他只会救人,不会杀人。

“嗯,向医官最近帮了我们不少忙了,以后伤员就交给你了,咱们还要做好预防疟疾的准备,回头有一种草药,需要向医官帮我找一下。”

董良知道这里流行疟疾。但是他暂时没办法搞到奎宁。

不过他知道青蒿也能够预防和治疗疟疾,不过他可不会采药。

他知道这里一定有青蒿存在。

青蒿不是某一种植物,而是一类植物,分布非常广泛。

就像是有毒蛇存在的地方就一定会有解药一般。

自然界的生物分配也存在阴阳调和。

“董先生,我能做些什么?”这个时候尚云翁主轻生问道。

声音听起来楚楚可怜的,似乎有些自卑。

“翁主会做什么?”没等向邦开口,董良就问道。

“我……我会医病。”尚云颔首道。

“董先生,翁主跟在下同在师傅门下学医,不过师妹的医术高明,远在我之上,而且师妹善长疡医。”

见到自己的师妹被问的尴尬,向英出来解围道。

“这……这如何可以……翁主还是好好在宫良上城呆着,扶桑人随时都可能打过来,太危险了!。”向邦道。

他的年纪已经四十几岁,在翁主面前就像是个长辈一般。

“向大人,不妨事的,翁主想要出一份力也是应该的,毕竟这琉球宗庙是他们家的。”

董良却一点都不客气。既然这个翁主想要做事儿,那就是出来做是了。

董良是一点人力都不想浪费。

向邦显然有些不高兴,他是那种传统的文人。

不过翁主和董良都这么说,他也不好讲什么。

“向医官,你什么时候有空带着翁主到我们的营地一趟,我有一些东西要交给你们。”董良说道。

“是,董先生。”

董良现在俨然成为了这里发号施令的人。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