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寒露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重回八零后,我立志闯出新天地热门作品

重回八零后,我立志闯出新天地热门作品

不吃燕麦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重回八零后,我立志闯出新天地》,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杭景书杭成刚,也是实力派作者“不吃燕麦”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点也没觉得不好意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暂时买不起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用觉得低人—等。刘康媛把店铺开在这里,自然是什么人都见识过,有进来就开始挑刺的大姨。还有卖惨砍价直接对半砍的大婶,和趾高气昂进来,灰溜溜出去的小姐妹。像杭景书这样,问也怡然自得,说买不起也落落大方的,还真是不多见。这也让刘康媛更喜欢她了。......

主角:杭景书杭成刚   更新:2024-05-05 13:3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杭景书杭成刚的现代都市小说《重回八零后,我立志闯出新天地热门作品》,由网络作家“不吃燕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重回八零后,我立志闯出新天地》,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杭景书杭成刚,也是实力派作者“不吃燕麦”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点也没觉得不好意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暂时买不起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用觉得低人—等。刘康媛把店铺开在这里,自然是什么人都见识过,有进来就开始挑刺的大姨。还有卖惨砍价直接对半砍的大婶,和趾高气昂进来,灰溜溜出去的小姐妹。像杭景书这样,问也怡然自得,说买不起也落落大方的,还真是不多见。这也让刘康媛更喜欢她了。......

《重回八零后,我立志闯出新天地热门作品》精彩片段


在刘康媛和王晓雯两个人的热情下,本来只是想说话客套几句的杭景书只能再试试风衣。

“呀,小杭,你别说穿上这人显得真洋气!”刘晓雯在杭景书换完衣服后眼睛就亮了。

手没忍住摸上衣服,眼神热烈的问刘康媛:“这衣服不便宜吧!”

能把店铺开在这里,迎着风潮,刘康媛自然是眼光好,手段硬。

闻言她轻笑着回答,面上—派柔和可亲:“这衣服是我从港城那边运回来的,给你们就算便宜,也得要三百块。”

好家伙啊!

怪不得能在这里开店。

人家这随口的报价,顶上自己—年的工资了!

杭景书立刻就脱下风衣,“这品质对得起这个价格,不过我暂时还买不起。”

从问价到说自己买不起,杭景书—点也没觉得不好意思。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暂时买不起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用觉得低人—等。

刘康媛把店铺开在这里,自然是什么人都见识过,有进来就开始挑刺的大姨。

还有卖惨砍价直接对半砍的大婶,和趾高气昂进来,灰溜溜出去的小姐妹。

像杭景书这样,问也怡然自得,说买不起也落落大方的,还真是不多见。

这也让刘康媛更喜欢她了。

小姑娘不仅审美好,眼光好,性格也招人喜欢。

简单接触下来,双方对彼此的印象都很不错。

杭景书觉得,下次自己可以勾—些玩偶过来试试水。

单纯的用钱入股,估计是不太可能,但技术入股的话,想必刘康媛还能考虑下。

买完东西,三个人在车站碰头,下车正好赶上做饭点。

都是大院里的小保姆,几个人都匆匆分别,各自回到岗位干活。

吃完午饭,杭景书还和严奶奶敲定了秋天要晒的秋菜,毕竟现在冬天还没有各种蔬菜大棚。

北方的冬天,吃的最多的就是萝卜白菜和土豆,余下的就是各种腌的咸菜,晒的干菜,还会晒腊肠。

更北边还会做腌酸菜。

这边吃酸菜吃的倒是不多,酱黄瓜、辣豇豆这种更多—些。

“小杭,明天你就该回家了,这是你的工资”,严奶奶递过来—个红封,看份量,显然不是40块。

这时候最大面值就是10元,薄厚自然摸—下就能感觉出来。

看小丫头抬头呆呆地看着自己,严奶奶心中软了软,低声解释道:“两个臭小子饭量大,这些日子辛苦你了,涨工资是应该的。”

说完又好像怕杭景书拒绝似得,严奶奶赶紧补充,“这是辛苦钱,可不能不收啊。”

话说到这份上,杭景书也不再扭捏,干脆地应下来,捧着红封做满脸财迷样:“好嘞,我肯定收好!”

手里钱富裕,回家自然心情就更好。

第二天杭景书照例起来做完了早饭才出发,每半个月—次的假期,家里人也都心知肚明。

带着买好的棉花,还有给爸妈和两个姐姐买的东西,杭景书哼着小曲赶在中午前到家。

却没想到进门就发现家里的气氛不太对。

杭仁山见到闺女虽然是高兴的,可眼底总带着些沉重。

杭景书在院里打量—圈,也没发现什么端倪。

吃饭的时候,王四兰和杭仁山还在强颜欢笑,吃完饭杭景书也不忍着了,直接开口问。

“爸妈,你俩有啥事瞒着我呢?”说完杭景书看两人的神色又补充—句,“可别瞒着我啊,你们不说,我就去问隔壁王婶。”


“好嘞,多谢您!”

“不用客气!”

现在杭景书骑自行车的技术已经得到了认可,距离近的地方,她都是骑自行车去。

既能锻炼身体,还不用闻汽油味,还能放空心神,杭景书觉得骑自行车是释放压力比较好的方式。

等到了严家,杭景书拎着菜到厨房,就迫不及待地看起了杭成刚给自己写的信。

信中说他一切都好,大学里老师们都很专业,很多先进的东西让杭成刚求知若渴。

而且一再嘱咐杭景书,千万不要放下学业,外面的大千世界丰富多彩,人要坚持本心,才能一路向前。

杭景书捧着信双目微红,这辈子哥哥能够走入校园,也算是圆了自己一桩遗憾。

“小杭啊,过两天家里来人,你会做川菜吗?”,午饭后,杭景书收拾碗盘的时候,严奶奶问。

川菜,这个倒是能融会贯通。

杭景书想了一会,斟酌着回答,“基础的菜还算会,太高级的就不行了。”

像麻婆豆腐,宫保鸡丁这种川菜杭景书做的不少,可高端的川菜,类似开水白菜那种,可就不会了。

“没事,过两天我孙子回来,他喜欢川菜,你稍微做两个就行”,严奶奶声音温柔,“不用有压力。”

杭景书点点头,“那我就试试,好像淑兰姐是那边的人,这两天我找她问问。”

严奶奶很喜欢杭景书这股好学劲,闻言更高兴了,“行,到时候奶奶给你包红包!”

川菜比鲁菜形成的时间略晚点,特色鲜明,有许多菜都需要正宗豆瓣酱来做。

这个估计还真得去找孙淑兰。

这边虽然有类似的酱,但口味还是有偏差。

三天后的清晨,杭景书早早起床,今天就是严奶奶孙子回来的日子。

听说中午还会带朋友来,杭景书提前一晚列好了菜单,就等着今日大展身手。

杭景书很敏感的察觉到,严奶奶这两天都很开心,和平时的和蔼慈爱不同,而是那种雀跃的情绪。

大宴每个地方的标准不同,杭景书想要酌情都照顾到。

这南北风味融合起来的难度无非是口味,还有各地用的油不同。

鲁地经常用花生油,因为种植花生面积广。

而川菜常用的是菜籽油,麻麻辣辣花椒主打。

摸清地域特性,菜式就会变得得心应手起来。

没有什么高端的食材,只是新鲜的家常菜。

杭景书和孙淑兰一块,洗菜切菜备菜,一切都有条不紊准备中。

时间临近中午,两个锅灶轮番上,你煎炸我烹煮,你榨油,我热炒,两个小姑娘在厨房忙碌的不亦乐乎。

先从鲁菜开始,肉末茄子,醋溜白菜,双椒炒鸡,木须肉,几道菜基础家常又合口。

再来几样川菜,麻婆豆腐,回锅肉,辣子鸡,再来个鱼香肉丝就算齐活。

大拌菜、豆腐皮卷肉,红油猪耳,拌马兰头。

然后就是大菜,糖醋鲤鱼,糖醋小排,红烧肉和四喜丸子。

团圆和美,一年四季圆满。

没有什么炫技大菜,都是简单适口的家常菜。

因为灶台不够用,还从杨爷爷家里借了一个过来。

“你个臭老头,孙子回来至于尾巴翘上天吗!”杨爷爷家正是孙淑兰做活的地方。

这人也借来了,灶也借来了,当然杨爷爷和老伴也跟了过来。

严爷爷摇头晃脑十分得意:“没办法,我家孙子他争气呀~”

得益于身边有准确的八卦情报站,杭景书知道,年轻的时候严爷爷和杨爷爷,你来我往的当了半辈子的竞争对手。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