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寒露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疯批女主她运筹帷幄容靖宁知微前文+后续

重生:疯批女主她运筹帷幄容靖宁知微前文+后续

衣漾澄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宁知微全然不惧,昂首挺胸,“我,大将军府宁知微,为宁氏一族鸣冤……”倒抽冷气声频频响起,宁家居然还有漏网之鱼?百姓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什么?宁家不是叛国吗?宁家人都下狱了。”“呵呵,害死了六城的百姓,还喊什么冤?无耻。”宁知微仿若没听到百姓们的愤怒,神色凛然。“我,宁氏一族追随太祖起事,以战功封公爵,两百年来一直镇守西北,我宁氏子弟学会的第一个词,是精忠报国,我们将之刻进骨子里,成了宁氏一族的信念。”“我宁氏子弟五岁起就习武,十五岁就上战场,无一例外,世世代代抛头颅洒热血,边关的每一寸土地都有我宁氏子弟的鲜血,我们用生命悍卫大齐皇朝。”她慷慨激昂陈述宁家的忠肝义胆,为宁家正名。“至今为止,战死沙场的宁氏子弟一共63人,最年轻的仅...

主角:容靖宁知微   更新:2024-11-14 14:5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容靖宁知微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疯批女主她运筹帷幄容靖宁知微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衣漾澄”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宁知微全然不惧,昂首挺胸,“我,大将军府宁知微,为宁氏一族鸣冤……”倒抽冷气声频频响起,宁家居然还有漏网之鱼?百姓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什么?宁家不是叛国吗?宁家人都下狱了。”“呵呵,害死了六城的百姓,还喊什么冤?无耻。”宁知微仿若没听到百姓们的愤怒,神色凛然。“我,宁氏一族追随太祖起事,以战功封公爵,两百年来一直镇守西北,我宁氏子弟学会的第一个词,是精忠报国,我们将之刻进骨子里,成了宁氏一族的信念。”“我宁氏子弟五岁起就习武,十五岁就上战场,无一例外,世世代代抛头颅洒热血,边关的每一寸土地都有我宁氏子弟的鲜血,我们用生命悍卫大齐皇朝。”她慷慨激昂陈述宁家的忠肝义胆,为宁家正名。“至今为止,战死沙场的宁氏子弟一共63人,最年轻的仅...

《重生:疯批女主她运筹帷幄容靖宁知微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宁知微全然不惧,昂首挺胸,“我,大将军府宁知微,为宁氏一族鸣冤……”

倒抽冷气声频频响起,宁家居然还有漏网之鱼?

百姓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什么?宁家不是叛国吗?宁家人都下狱了。”

“呵呵,害死了六城的百姓,还喊什么冤?无耻。”

宁知微仿若没听到百姓们的愤怒,神色凛然。

“我,宁氏一族追随太祖起事,以战功封公爵,两百年来一直镇守西北,我宁氏子弟学会的第一个词,是精忠报国,我们将之刻进骨子里,成了宁氏一族的信念。”

“我宁氏子弟五岁起就习武,十五岁就上战场,无一例外,世世代代抛头颅洒热血,边关的每一寸土地都有我宁氏子弟的鲜血,我们用生命悍卫大齐皇朝。”

她慷慨激昂陈述宁家的忠肝义胆,为宁家正名。

“至今为止,战死沙场的宁氏子弟一共63人,最年轻的仅十六岁,最年长的七十八岁,他们为君王而战,为百姓而战,死的光荣死的伟大,我宁氏祠堂全摆满了这些英烈牌位,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随着她的话,喧哗声渐渐没了,百姓们神色渐渐复杂起来。

侍卫们都听呆了,忘了去阻止她,习武之人谁不视宁家战神为偶像呢?

容靖眼眸微沉,心绪翻滚起伏,这姑娘很不简单,每一句话都饱含深意,恰到好处,成功压下了那些流言蜚语,也压下了对宁家的怨恨和怒骂,将舆论翻转过来。

这样的手段,这样的心机,等她长成还得了?

“两百年来我宁氏一族不负君王,不负大齐,不负百姓。”宁知微坚定的语气,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可最后,只落得一个叛国的罪名,我不服。”

她扬声大叫,“我为宁氏一族喊冤,恳请陛下还宁氏一个公道,不要让那些为国而战的将士们寒了心。”

轰隆隆,如一道惊雷砸在现场众人的心上。

轰轰烈烈的宁氏案就这么拉开帷幕,也开启了宁知微的传奇人生……

于御史冷笑一声,“说的好听,六城陷落不正是宁家军造成的吗?宁家要承担所有的责任。”

百姓们一听这话,心里很矛盾,宁家军一直守护边关,是没错。但,造成六城被屠的,也是宁家。

宁知微冷笑一声,语气沉痛极了,“宁老将军是怎么死的?是被背后的冷箭所伤,箭上有毒,毒发身亡!”

她来不及阻止,内心的伤痛只有自己知道。

众人倒抽一口冷气,什么?还有这样的隐情?边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可是他们的战神啊,居然死的这么惨。

愤怒,悲伤,痛苦,全涌上心头。

宁知微没给对方开口的机会,“宁广智大将军率队救援玉门关,却半路遭遇伏击,身中十二刀,战至最后一口气,临死还遗憾不能再为君王尽忠。”

她的声音哽咽了,眼眶通红,泪珠在打转,却倔强的没有滚落下来。

“宁广珀将军,被一箭封喉,连句遗言都没有留下。”

“宁修尧三十岁,半生都在战场浴血杀敌,为国流尽最后一滴血,他只有一个五岁的孩子,可孩子永远等不到父亲回来了。”

“宁修跃二十岁,去年刚成亲,还没有子嗣就死在战场,就此断后。”

“宁修锐,宁修远在战场失踪,生死不明。”

字字泣血,传到每一个人耳朵里,也刺痛了无数人的心。

这些都是百姓不知道的。

这就是宁家军,用鲜血和生命悍卫大齐皇朝的宁家军!是戍边两百年,守护边关两百年的宁家军!

宁知微眼眶通红,满腔的激愤,疯狂的怒吼,“宁氏一族叛国?图什么?图我们宁氏男丁全都战死战场吗?图我们宁家满门抄斩吗?”

这合理吗?这正常吗?

文武百官都看不清这个道理吗?皇上不懂吗?

不,他们都懂,但,他们需要一个替罪羔羊,以平天下百姓的愤怒。

那,就让她撕开这一层面纱,让全天下都看看这背后的真相。

凭什么让宁氏一族扛下一切?

她深深拜下去,“请皇上严查此案,还宁氏一个清白。”

一个百姓跟着拜下去,“请皇上严查此案。”

有了第一个,就有无数个,百姓们跪了,衙役们跪了,侍卫们跪了,文武百官们迟疑了一下,也跪了。

皇上看着黑压压跪满一地的人,这就是人心所向。

他深深的看了宁知微一眼,这是巧合?还是故意的?

“令,大理寺……”他顿了一下,差点忘了将大理寺卿容靖派出京城查案一个多月,至今未归。

大理寺卿容靖从人群里走出来,快步上前,“臣在。”

皇上微微颌首,继续点将,“都察院、邢部三堂会审,锦衣卫协助,务必要查个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三大部门共同办案,又有手段神秘莫测的锦衣卫协助,是大齐朝最高配置了。

“是。”

这一切都如宁知微所料,“谢陛下隆恩。”

站在最前面的礼部尚书眼睛微眯,忽然站出来说道,“皇上,礼不可废,规矩更不可废。”

他指向那个纤细的身影,“敲响登闻鼓者,得先打三十大板,这是规矩。”

他的话音刚落,立马有百姓大声反对。“求皇上开恩,宁姑娘如此娇弱,别说三十大板,十大板都会要了她的命。”

礼部尚书坚持已见,严词怒喝,“若是破了这个例,是个人都来敲登闻鼓,那岂不乱套了?”

宁知微仰起脑袋,雪白的小脸,尖尖的下巴,瘦弱的身影,都让人心生怜惜。

但,她神色凛然,“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只要能还宁氏清白,能让宁老将军他们含笑九泉,我就算没有白死。”

掷地有声,傲骨铮铮,尽显将军虎女的风采。

这话一出,有些百姓都忍不住哭了。

在这瞬间,人心和舆论都偏向了宁知微这一边,偏向了宁家。

这就是宁知微想要的结果。

民心可用。

就算贵为帝王,也不能不愿跟民意对着干,“先打五大板,其他的在一个月内打完。”

众臣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色,伤好了再打,打了再好,反反复复更要命,比死还惨。

果然,君王的权威是不可撼动的!

容靖的心莫名不舒服。

宁知微心里发冷,这就是伴君如伴虎吗?一个家族的兴衰存亡只在帝王的一念之间。

她眼珠微转,想到了破解之策……


“是。”

宁六主动请缨,“五姐,我陪你—起去。”

宁知微刚想拒绝,就听宁大夫人的声音,“让小六陪你—起去,她熟知京城各家的情况,有她在,你省心点。”

“那就走吧。”

京城,东城门,进进出出的行人络绎不绝。

守城的士兵严格检查每—个进城的人,不敢有所懈怠。

忽然,听到急促的马蹄声,抬头—看,—群骑士策马奔过来,后面还跟着—辆马车。

“停下,什么人?”

众骑士勒住缰绳,其中—人拿出—块牌子,“宁府。”

—听是宁家人,众人纷纷看了过来,怎么都是十二三岁的小少年?宁家这是没人了?

“这位是?”

宁知微拉开披风,露出—张美丽清冷的脸。

士兵们下意识的行礼,姿态恭敬,“原来是静宁县主, 城内不得策马狂奔。”

这满京城的人,谁不认识这位皇上亲封的县主?忠孝两全,凭—己之力挽救宁家的命运,还千里迢迢收殓宁家将的尸体,扶棺回京。

这样的人物让百姓们又敬又爱,还隐隐有—丝羡慕。

谁说生女不如男?

宁知微冲他们微微颌首致意,身后的少年扔了—块银子过去,士兵们稳稳的接住,脸上堆满了笑,主动让开—条道。

—群训练有素的少年簇拥着宁知微策马冲进城里,马术很高明,及时避开路人。

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守城门的士兵满心的好奇。

“静宁县主不是在青萝山守孝吗?怎么跑出来了?”

他的长官没好气的瞪了他—眼,“少管人家的闲事。”

镇西侯府,正门紧闭,两边的石狮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哒哒哒。“骏马飞驰而来,在正门口停了下来。

宁知微扬起脑袋,深深的看了—眼牌匾,“去砸门,狠狠砸。”

“咚咚咚”砸门声震耳欲聋,犹如夏日惊雷,—声又—声,砸的人心慌慌。

不—会儿,里面就传来暴怒的声音,“谁呀?谁这么不长眼?有事去侧门……”

话还没说完,正门被砸开了,—群少年争先恐后的冲进去,犹如大军压境,气势逼人。

“啊,你们什么人呀?怎么乱闯?停下,快停下。”

越来越多的人跑来阻止,现场乱成—锅粥。

宁知微在众少年的保护下闲庭信步,仿若这是她的地盘。

宁六没想到—上来就搞的这么轰轰烈烈,心有点慌,但看着宁知微淡定自若的神色,心底升起—丝勇气。

大管家闻讯赶来,看到这失控的场面,整个人气炸了,“你们怎么敢在我们镇西侯府乱闯?不要命了?来人,把他们打出去,打死了算我的。”

宁知微看向跃跃欲试的少年们,“让我看看你们的能耐。”

她正想检验—下这段时间的练兵成果。

她—声令下,少年们都动了起来,集结成阵,将她和宁六几人护在最中间,有序的往前推进。

所经之处,莫不惨叫连连,倒地无数。

不费吹灰之力就全方位辗压过去。

大管家吓的落荒而逃。

镇西侯府占地很广,处处皆是雕梁画栋,花团锦簇,奇花异草到处可见,—派富丽堂皇的景象。

“小六,你带人把齐彦均绑过来。”

齐彦均,镇西侯府世子,文武双全,是金吾卫中郎将,当年主动求娶大将军府的宁文茵,郎才女貌,珠联璧合,算是—段佳话。

名门贵族之后都会进入金吾卫,成为皇帝的近侍,为皇家所用。

宁六脆生生应了—声,“好的,我保证完成任务。”


“锦衣卫指挥使。”

“臣在。”萧临风出列,他浑身散发着冷冽的杀气。

皇上神色凛然下旨,“派手下去边关抓人,敢抵抗者,当场诛杀。”

“是。”只有锦衣卫才有这样的实力。

四皇子急的直上火,马猛将军一旦落入锦衣卫之手,这嘴不紧,就会牵连到外祖家。

“父皇,按照流程,应该给相关人等自辩的机会……啊。”

一块砚台砸中四皇子的额头,皇上冷冷的看着这个最宠爱的儿子,眉眼冷漠。

“你说什么?”

四皇子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父皇,儿臣只是不想寒了那些有功将士的心,他们曾经为我大齐抛头颅洒热血,再怎么说也该给他们一个辩解的机会。”

为你卖命的人,你连句求情的话都没有,以后谁还愿意为你卖命?

他必须有一个表态。

他也就是仗着家丑不可外扬,皇室更不会自爆丑闻,笃定皇上就算知道什么,也不会揭开。

宁知微看在眼里,冷冷一笑,几万宁家军的性命,几十万边关百姓的性命,在他们眼里算什么?是尘埃吧,还嫌弄脏了他们的鞋子。

皇室中人就是这么自负傲慢,蔑视一切。

真是讨厌啊。

而她,为了讨回一个公道,拼了。

知其不可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注(2)

“皇上,臣女还要状告他们背后的……”她看向几位皇子,被她目光扫到的人莫不心惊。

老天爷,她疯起来不是人,这是要玉石俱焚?

救命啊,谁来堵住她的嘴?

容靖嘴唇微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心。

还不等她说完,皇上的脸色一变,急急喝道,“铁证如山,容不得他们狡辩,传朕旨意,涉案人家悉数抄家,家眷打入天牢,等待发落。”

风水轮流转,这一回轮到那些作恶之人,清算罪行,谁都别想逃。

皇子们不约而同的急呼,“父皇。”

“皇上。”

只有百姓们欢呼雀跃,老天开眼了,皇上圣明。

皇上环视四周,官员和百姓的反应成了鲜明对比。

而,宁知微神色严肃,静静等待着。

“宁家众将忠心耿耿,战死沙场,不负皇恩,清白无暇。宁老将军一生为国,守边几十年,不失寸土,特追封为魏国公。”

宁家老祖宗追随开国皇帝南征北战,封为魏国公,三代之后就降爵,到了宁老将军这一代又因军功封侯。

十几年前,为了宁知微母女的幸福,宁老将军用爵位换了皇上的支持,只保留大将军的虚衔。

如今又成了魏国公,可谓是荣耀至极。

“宁广智将军守土有功,特追封为神武大将军,追封宁广珀为勇武大将军,追封宁修尧为三品车骑将军,追封宁修跃为三品卫将军……”

所有战死的宁家男丁都有追封,可谓是死后哀荣。

满朝文武羡慕不已,满门荣耀,人人都是将军。

但对于宁家人来说,宁愿他们都还活着。

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再多的荣耀有什么用?

宁老夫人想到亲生儿子宁广珀,更是心疼的泪流满面,一口一声珀儿,整个人快晕过去了,急的四周的人惊叫。

皇上深深的看了一眼,“恢复宁家一切待遇,赏黄金千两,发还查抄家产。特赐封宁老夫人为超一品诰命,宁信哲世袭三等镇西将军。”

长孙宁信哲才五岁,这个职位是正四品虚衔,其实没啥权利,就是听着风光。

等长成,还不知道什么局面。

宁老夫人满眼泪花,颤颤悠悠的跪倒,深深的拜下去,“谢主隆恩。”


宁知微怔怔的看着,内心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简单的仪式后,棺材下葬,看着一口口棺材深埋地下,所有人忍不住痛哭失声。

宁家诸人哭的都站不住了,只能靠下人搀扶。

宁老夫人已经哭晕了几回,半躺在下人身上,就是不肯先下山。

青萝山庄的管事老丁含泪劝道,“老夫人,您节哀,老主子也不希望您悲伤过度,这一大家子还得等着您安排。”

“是啊,老夫人,您一定要保重啊。”

主家成年男丁都壮烈牺牲,对他们这些依附宁家的人来说,是晴天霹雳。

悲痛欲绝的同时,也深深的惶恐迷茫。

主家势弱,没有可靠的带头人,风雨飘摇中,未来该何去何从?

宁老夫人服下一颗荣参丸,强撑着精神,“知微,你过来。”

众人齐刷刷的看过去,是这个小姑娘啊,她一直站在主祭的位置,摔盆打幡都是她一人完成的。

宁老夫人郑重其事的介绍,“这是宁知微,老将军最疼爱的孙女,也是宁广智将军亲自选定的继承人。从今开始,她就是宁家第六任家主,宁家一切事宜交由她决断,”

惊呼声响起,震惊,不可思议。

宁家的新家主是个女子,年纪还这么小,不知道及笄了吗?

她能行吗?

这五小姐……应该是外嫁女生的,不合规矩吧。

宁知微沉静如水,高高举起右手,碧绿的扳指映入众人眼帘。

这正是,宁家家主信物。

她淡淡的扫视众人,但凡被扫到的人莫不感到一股威压,不由自主的低头,“若有不服者,现在就站出来,胆敢作乱者,休怪我无情。”

没人站出来,寂静无声。

宁老夫人一锤定音,“那就在诸位先祖灵前参拜家主吧,列祖列宗在上,保佑子孙昌盛,安享太平。”

宁六的反应最快,第一个跪下去,“见过家主。”

宁四慢了一步,扼腕不已。几个小孩子也跪下了。

部将们跪下了,“属下见过家主。”

下人们也跪下了,“奴婢见过家主。”

就这样,宁知微在宁氏一族的祖坟前,成了宁家的新家主,不管别人心里怎么想,这成了铁般的事实。

也适时的安抚了绝大部分人的不安情绪,让他们的心定下来。

先观望吧。

又是下雨天,宁知微翻阅着庄上人员情况,芍药进来凑到她耳边说了几句。

宁知微脸上露出些许错愕,起身往外走。

烟雨迷离,雨珠顺着凉亭边檐往下流,滴滴答答滴在台阶上,泛起一丝丝涟漪。

宁知微闭目聆听雨声,仿佛这一刻时间静止了。

“五小姐。”男子身着一袭淡雅的青衣,撑着水墨画油伞,在这漫天雨丝中一步步走来,姿态优雅而又从容。

他仿佛穿越了时光,来到宁知微面前。

宁知微怔怔的看着他,有片刻的恍惚,谁能想到如此风雅出尘的男子居然会死的那么轰轰烈烈……

容靖见她神色不对, “怎么了?不舒服吗?”

清冷的声音藏着不易察觉的担心。

宁知微回过神,退后几步让出空间,“容大人,多谢你为我们宁家所做的一切。”

容靖收起油伞走进凉亭,离她不远不近,神色淡淡的,“职责所在,义不容辞,无须言谢。”

他的语气很冷淡,但,宁知微还是很领情的。

“不管怎么说,你不远千里奔赴边关查案,屡次身处险境,为我们宁家洗清冤屈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请受我一拜。”


“北城百姓们特来迎接宁家众将军回家。”

百姓们不约而同的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齐齐穿上素服,迎接英烈们回家。

看着这一幕,宁家人不禁动容,热泪盈眶。

终于理解了宁家的家训:秉持大义、保国护民。

这两百年来,宁家的牺牲和付出,百姓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宁家不负百姓,百姓也不负宁家,两不相负。

宁老夫人饱含热泪,仰望天空,喃喃自语,“夫君,您看到了吗?百姓们发自内心的感激你们,爱戴你们,你们的坚守和付出没有白费,你们的鲜血没有白流。”

公道自在人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越来越多,自发站在道路两边,浩浩荡荡,场面极为壮观。

皇宫,摘星楼

皇上站在最高处眺望,目光所及都是一片白茫茫。

“今日是宁家出殡?”

他的身后站着几位皇子, 神色各异。

四皇子第一个站出来,“是,父皇,宁家在百姓心中的威望太高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话戳中了皇上的猜忌之心。

大皇子凉凉的吐槽,“威望再高,后继无人有什么用?”

宁家没有成年男丁,等于家族失去了希望,没有父兄扶持,那两个男孩子成不了什么大事。

四皇子冷哼一声,“宁知微是个很危险的人,行事太过嚣张,对皇权没有敬畏之心,不得不防,父皇,我建议……”

他眼中闪过一丝恨意,这次的损失惨重,他的几员大将都折了进去,舅舅的庶子也折损了,母妃还责怪他。

他哪受过这样的委屈?

他薄唇微吐,凉薄至极,“斩草除根。”

大皇子挺烦他的,他表哥在牢里胡乱攀咬,害的自己损了一颗暗棋。

他故意嘲讽道,“四弟是怕了静宁县主?”

四皇子心高气傲,哪受得了刺激? “当然不是,区区一个女子有什么可怕的?”

“你的话前后矛盾,有公报私仇之嫌。”大皇子痛痛快快的报了一箭之仇。

四皇子气的直瞪眼,“大哥,你怎么护着她?不会是看上她了吧?”

这话一出, 现场的气氛一变,连皇上看大皇子的眼神都不对了。

大皇子心中暗暗骂人,不动声色的否认,“我不是护着她,而是维护父皇的权威,父皇金口玉言岂能随意更改?今日封县主,明日就杀人,让百姓和文武百官怎么想?”

皇上懒的听他们争吵,“太子,你怎么看?”

太子想到他和苏明瑾安排的计谋,轻声说道,“回父皇,宁知微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保住宁家,宁家就是拿捏她的软肋,宁家那么多人呢,随便拉一个出来就能让她束手束脚,不足为惧。”

“眼下,最重要的是收揽人心,天下百姓的心,宁家十万大军的心。”

皇上略一沉吟,“太子,你代朕去祭拜宁家将。”

太子眼睛一亮,难掩喜悦之色,“儿臣遵旨,一定将事情办的尽善尽美。”

父皇这是让他出面收揽人心,为他所用!

其他皇子心里不是滋味,父皇太偏心了,只偏疼太子。

“父皇,儿臣也想去。”

“儿臣也想去。”

看着这些不省心的儿子,皇上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去吧去吧。

城外,华丽的马车徐徐停下来,几位皇子鱼贯而下,为首的是太子。

太子看着这浩浩荡荡的场面,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

幸好,宁家男丁死的七零八落,没有能领军的嫡系,光是一些女眷掀不起什么风浪。

“老夫人,父皇派孤前来祭奠宁家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