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视角居高临下,臣子任何微小举动,都瞒不过嬴政。
李斯微微低着头,瞥到散落一地的竹简,看到几个熟悉的字眼,立马联系出上下文。
“商君变法?”
李斯眉头微蹙,思考这位陛下的用意。
尉缭想个慈祥的老人,笑呵呵眯着眼睛,仿佛没看到竹简。
这时,嬴政打破沉默:“赵高,那给他们看。”
赵高很快收拾好竹简,整齐地放到李斯和尉缭面前。
李斯拿起一卷竹简,开篇“公孙鞅”三字映入眼帘。
商鞅是姬姓,公孙氏,卫国人正式称呼是公孙鞅,或卫鞅,因为封地是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商鞅。
“果然是商君变法。”
李斯对变法内容早就烂熟于心,但有嬴政吩咐,不得不再看一遍。
尉缭仍是笑眯眯的,眯着眼睛逐字逐句查看竹简。
嬴政没有打扰两人,随手从身后抽出一卷竹简,继续批奏折。
咸阳宫内只剩竹简翻动的声音。
这种氛围下,赵高大气都不敢喘。
没过多久。
李斯第一个看完,放下最后一卷竹简,拱手道:“陛下,臣看完了。”
听到声音,嬴政抬起头,先是看向还没结束的尉缭,目光回到李斯身上,语气平淡:
“是否看出问题了?”
李斯反应很快,立时想到陛下让他看竹简的目的,回答:
“商君之法是强国之法,臣才疏学浅,看不出问题。”
这个回答中规中矩,也是当今对商鞅变法的主流说法。
“哼!你自己看。”
嬴政冷哼一声,手中奏折一丢,正在砸在李斯面前。
看到奏折内容,李斯瞳孔一缩。
“汉中有上百人作乱,汉中郡守及时镇压,未发生祸事。”
“陇西匪盗猖獗,多以秦人为主,来往商客深受其害。”
陇西和汉中是秦国故土,生活的是正儿八经的老秦人,老秦人作乱,影响远比六国人作乱要大。
李斯低声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