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炮制好的岂不是比茶叶也不差多少了?”姜知河喃喃道。
“没错。”姜知知点头表示肯定,不过,“但咱家应该没谁会处理这个。”
她这话让大家醒过神来。
没错,不会处理什么都白搭。
“能卖两百文也不错了。”姜知清说道。
“老二说得没错,摆正你们的心思,不要因为知知卖一次茶叶得了几十两就觉得钱好挣,这种事情可遇而不可求。
放现在这200文也要你们老子去县城干近10天的活才能拿到。
200文都看不上了,我看你们是想上天,收起你们这些好高骛远的心思。”
姜老头面色严肃的扫视着在座的所有人。
孟氏心虚的低下了头。
“爹,我们没这个意思,就是觉得可惜。”姜知河解释道。
“是啊,1斤差300文呢,可以买好多糖葫芦了。”周氏语气惋惜。
姜知海突然灵机一动,“不对啊爹,咱们村不是有罗大夫吗?他肯定知道。”
“你个臭小子想什么呢?这是人家祖传的手艺,人凭啥告诉你。”姜婆子给他头上来了一下。
委屈的摸了摸脑壳,姜知海小声道,“我没那意思,我是说咱们给他一些好处,让人帮我们处理一下。”
“那给多少合适?少了人家不乐意,多了我们还不如卖去县城药铺划算。”
姜知海闭嘴了。
“娘,要不这野生天麻跟其他的一起拿给那个行商看看?如果合适就一起卖了,如果不合适我们再做打算。”姜知知提议。
不合适是不可能的。
卖给商城的价再怎么也比卖去县城的高。
但她也不能按照500文来收,如果跟县城的价格差得太离谱,估计家里会察觉到猫腻。
姜婆子看向姜老头。
“成,就按知知说的办。”最后是姜老头拍板。
次日。
照例是姜知知跟姜知河一起去县城。
姜知知背着那25斤野生天麻,姜知河挑着蕨菜跟菌子。
别看昨天菌子和蕨菜都各捡了满满一背篓,但菌子不压称,加上她们昨天选了一些品相不好的出来,所以菌子估计只有40斤左右。
加上蕨菜的70斤,一共110斤。
这重量对于姜知河这么一个常年在地里劳作的壮汉来说不算什么。
走在姜知河身后,姜知知庆幸是跟着大哥一起出来的,要是换成二哥和三哥一会儿可没有那么好忽悠。
半个时辰后,姜知知心里开始叫苦。
前两次空着手来她都觉得脚丫子酸得痛,更别说今天还背着二十来斤的东西。
她一路东张西望,就希望二狗子啥时候能突然出现,免去她受这皮肉之苦。
可惜。
直到走到县城她都没有看见对方人影。
排队交钱进城。
“大哥,你在这等会儿,我先去给人打声招呼。”姜知知放下背篓,不等姜知河回答直接溜了。
“哎~”姜知河招了招手,只看见她消失在人群的背影。
算了。
知知都来了这么几回了,应当不会出事。
离开的姜知知此时正快速朝牙行迈进。
这个朝代牙行不光可以进行人口买卖,连房屋租赁出售也是他们一并管理。
当然能进行买卖的人口一定是奴籍,如果胆敢私自贩卖平民百姓等良籍,一经发现满门抄斩。
刚进门就有一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主动迎了上来,“姑娘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吗?”
“麻烦给我找一处靠近城门方向,位置稍微偏僻一点的屋子。”
男人面色僵了僵,“请问您是租还是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