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祁同伟追问道。
赵小惠笑了笑,没有答话。
祁同伟已经猜到,这其中大部分可能是赵家姐弟的自有资金。
其实,BP机在1984年已经问世,在八十年代末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
赵小惠投资建BP机厂,已错过最好的时机。
“小惠姐,BP机厂属于产业链的最下游,受限极大。具体的风险和利弊,一个星期给你一份商业调查报告!”
尽管拥有前世记忆,熟悉这个世界的历史,但一开始就下断语,赵小惠未必肯信。
祁同伟故意这么讲,显得很郑重。
加上“产业链最下游商业调查”等高端词汇,让赵小惠更加认定,祁同伟的做法深思熟虑---
“同伟,费用我出,就一个星期!”赵小惠特意补充了句。
其实,这份报告祁同伟只花了一天就拿出来。
再找汉大金融系的专家润色一下,一份数据详实、论证有力的报告就递到了赵小惠的案头。
赵小惠看过后,蹙眉道:“这么说,建BP机厂已经过时了?”
“过时了!”
祁同伟不容置疑道。
在这个年代,制造商活在产业链的最末端,风险最大。
何况,再过几年新的电信业务普及后,BP机将迅速被小灵通和手机取代,彻底退出市场。
现在投入几千万建厂,绝不是明智之举。
“那你的意见?”赵小惠虚心的问。
“小惠姐,我的想法可能不够成熟,先花个几百万,打造电信销售链,只要咱们把渠道控制住,不愁没利润- - -”
“投资多少?”赵小惠顿时来了兴趣。
“两千万!”
“不妥!”赵小惠皱眉道:“投资两千万,才打通汉东省的销售链条,不划算- - -”
“小惠姐,是全国的产业链,不是汉东省!”
祁同伟的身子往后靠了靠,胸有成竹。
全国的产业链?
赵小惠一愣,随即笑道:“就算你有这个想法,要实现也不太容易。”
“为什么?”祁同伟追问。
“你不是说自己想做警察吗?”赵小惠反问。
要打造一个全国的产业链,绝非朝夕之功。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祁同伟以后进入政府机关,怎么可能有大把时间投入?
呵呵!
祁同伟也笑了。
这个年代龙蛇起陆,草莽称雄。
只要你有本事,大可出去闯荡!
不少人办理停薪留职下海,更多的则是依靠大平台,私底下做着各种生意捞金。
总之,这是一个机遇和风险并存的大时代。
就看你怎么运作!
“这话我不该问,我现在只想知道,你有什么好的商业计划?”赵小惠赶紧换了个话题。
“现在的电信要做就做平台,垄断渠道。”
“怎么个垄断法?”赵小惠急切的问。
在BP机风行的年代,伴随而来的是大量的寻呼台。
八十年代末政府财力有限,许多寻呼台都是民营企业在经营。
如果能整合这一块儿的渠道,打造一家链接上下游的电信销售公司,可赚取海量的广告费用。
这就是祁同伟看到的商机!
不过,他只给赵小惠透露了少量信息。
“同伟,有没有兴趣再合作?”赵小惠稍加思索,便看到这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再次提出合作。
“再说吧!”
祁同伟不置可否。
赵小惠索性挑明:“同伟学弟,咱俩一块儿干!你用技术和管理入股,占股一成。”
祁同伟呵呵一笑,摆手离开。
他人倒是走了,勾画的商业蓝图却让赵小惠牵肠挂肚。
赵小惠终于忍不住,决定主动找祁同伟谈谈,哪怕再多给两三个点的股份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