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寒露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古代种田养家糊口赵林王秀英全文免费

我在古代种田养家糊口赵林王秀英全文免费

叶盼兮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上山的时候没有带工具,只能用砍柴刀挖土,坑很浅,能埋住就行,又不是尸体,埋浅了还担心被野兽拖出来吃。他一边埋一边念叨:“对不起,我不是故意惊动您老人家,请您原谅我的无心之过。眼下条件有限只能让您简单的入土为安,没有棺材也没有香烛纸钱,实在委屈您了。”埋完白骨他才把平安扣捡起来看,怕平安扣上沾染死气,他还特意找了一根小树枝,小心翼翼地挑落到手。看着也不值钱的样子,不过他不懂玉,拿下山去问问。他把衣角的布撕了一块,准备把平安扣包上,用力有点大,手上的小伤口流血了,一个没注意全都滴落到平安扣上。他正准备用布擦,却发现血滴落后全都被平安扣吸收了。“啊!这是什么情况?”赵林紧盯着手里的平安扣,眼睛都不敢眨,生怕眨眼会错过关键时刻。时间一点一滴...

主角:赵林王秀英   更新:2025-02-19 14:5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林王秀英的其他类型小说《我在古代种田养家糊口赵林王秀英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叶盼兮”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上山的时候没有带工具,只能用砍柴刀挖土,坑很浅,能埋住就行,又不是尸体,埋浅了还担心被野兽拖出来吃。他一边埋一边念叨:“对不起,我不是故意惊动您老人家,请您原谅我的无心之过。眼下条件有限只能让您简单的入土为安,没有棺材也没有香烛纸钱,实在委屈您了。”埋完白骨他才把平安扣捡起来看,怕平安扣上沾染死气,他还特意找了一根小树枝,小心翼翼地挑落到手。看着也不值钱的样子,不过他不懂玉,拿下山去问问。他把衣角的布撕了一块,准备把平安扣包上,用力有点大,手上的小伤口流血了,一个没注意全都滴落到平安扣上。他正准备用布擦,却发现血滴落后全都被平安扣吸收了。“啊!这是什么情况?”赵林紧盯着手里的平安扣,眼睛都不敢眨,生怕眨眼会错过关键时刻。时间一点一滴...

《我在古代种田养家糊口赵林王秀英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上山的时候没有带工具,只能用砍柴刀挖土,坑很浅,能埋住就行,又不是尸体,埋浅了还担心被野兽拖出来吃。

他一边埋一边念叨:“对不起,我不是故意惊动您老人家,请您原谅我的无心之过。眼下条件有限只能让您简单的入土为安,没有棺材也没有香烛纸钱,实在委屈您了。”

埋完白骨他才把平安扣捡起来看,怕平安扣上沾染死气,他还特意找了一根小树枝,小心翼翼地挑落到手。

看着也不值钱的样子,不过他不懂玉,拿下山去问问。他把衣角的布撕了一块,准备把平安扣包上,用力有点大,手上的小伤口流血了,一个没注意全都滴落到平安扣上。

他正准备用布擦,却发现血滴落后全都被平安扣吸收了。

“啊!这是什么情况?”赵林紧盯着手里的平安扣,眼睛都不敢眨,生怕眨眼会错过关键时刻。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盯了几息却没有任何变化,他有些失望,还以为好运终于降临,结果什么都没有。不行,他得再试试,说不定是血不够多。

为了证实心中的狂想,赵林冒着破伤风的危险,用柴刀把手指割了一刀,用力把血挤落在平安扣上。血滴落得很快,一滴一滴落下来全被平安扣吸收完。

赵林心中狂喜,在心里默默念叨:“系统,你出来。空间,是空间吗?还是老爷爷?”他把所有穿越前辈遇到过的外挂都猜了一遍,但平安扣吸完血却一直没有动静。

失望加生气,让他十分难受,恨不得把手里的平安扣给砸了。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用石头砸了几下,平安扣没有任何损伤,继续砸了十几下,还是没有任何效果。算了,他应该就是没有那个命,没有外挂,能换钱也行。

下山后拿去当铺问问,看看能值多少钱,卖了换钱,蚊子腿再小也是肉。不值钱留着也是个玩意,送给小云玩她肯定很高兴。

家里的侄子侄女,他最喜欢懂事的小云,小小年纪不仅要帮家里干活,还要带俩个弟弟,完全没有童年。

想通之后,他的心情也没那么糟糕,只是经历过刚才的大起大伏,在下山路上看到几棵桃树都变得十分淡定。

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种的桃树,树上还结了许多桃子,只是果子太小,也就鸽子蛋大小,离成熟还早着。

除了桃子,还发现几根葡萄藤,黑色的果子更小,比珍珠大不了多少。他试着捏了捏,硬梆梆的肯定不能吃,只能先做个记号。

山是不大,但下次上山想准确找到位置也不容易,做个记号也能少走许多冤枉路。连续发现两种水果,他以为运气在变好,结果之后的路再没有发现其他东西。

辛苦上山一趟,又空手下山,还好自家的房子在村尾,不用走村里其他人家过,不用担心被其他人笑话。

事实证明他的心放得太早,他以为不经过村里就没事,实际上村里人都知道他上山的事,还有人特意盯着他,等着他下山。

他下山时太阳都落山,赵家人见到他平安回来,只有高兴的份,空手而归也没谁说闲话,人没事就是最大的好消息。

村里人可没有这么好说话,不少人等着看他的热闹,一个个凑在老宅门口找赵有德闲聊,看到他更是主打打趣,问他在山上找了一天,找到什么宝贝。


往年赵家的地也是赵有德领头,家里其他人都只用按他的安排干活就行。分家后也一样,他们分家没分户,种地还是一起速度更快。

村里很多人家都这样,种地都是一大家子合在一起干活,真要以小家庭为单位种地,双抢的时候根本忙不过来,遇到阴雨天更要抓瞎。

其实春耕的准备工作早就开始了,赵家的二十八亩田也早就撒上种子,只是赵林刚回来才不知道。

赵有德也没打算和儿子们计较太多,他喊赵林忙春耕是有其他活要干。

种地可不是种子撒在地里就不用管了,还有施肥浇水除草,时不时还要去田间地头看看禾苗有没有生病。看着没技术含量,想要丰收却很难,有经验的老农也不敢保证年年丰收。

水田里的禾苗还刚冒头,草就比禾苗还高,不及时除草,就等着歉收吧。

要没有建房子的事,平时赵有德看到田里有一点杂草就及时除了。这几天全家老小都在帮赵林建房子,都没空去地里,也就几天时间,杂草飞一般生长,再不除就会影响禾苗的生长。

赵有德非要喊二儿子干活,也是担心他离乡多年,早就忘记地里的活。赵林心虚不已,十分庆幸穿越的时机好,这要真是天天和家人朝夕相处,还不知道有多少破绽。

现在多好,一切不记得不合理的地方都有解释来源,他什么都不用说,家人自动为他找好借口。既然决定去地里干活,他不想拖,早点干完才能收拾房屋。

赵有德拦住他:“你这就样去地里。”

赵林低头看自己身上穿的衣服,不明白有什么问题,总不能去地里干活还要换一身衣裳吧?

李桂花走过来提醒道:“老二,你这衣服太好,找身破一点的衣服换上。”

“没有,这就是最破的衣服。”赵林是真没有,那些破破烂烂的衣服早就扔了。他又没有空间,才不会傻乎乎背着一堆破烂走上千里地。

“你等着,老三,去给你二哥找一身旧衣服。”赵有德非逼着他换衣服,没有就穿家里其他人的破衣服。家里别的不多,旧衣服多得很,李桂花是个会收拾的女人,赵有德年轻的时候旧衣服都留着。

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父子几个的旧衣服都能放一个箱子,就这还是每年纳鞋底还用去不少,要不然更多。

等赵大石把衣服拿来,赵林看了一眼,果真是破烂。他怀疑穿上去是不是稍动一下就能把衣服撕破,也不知道在箱子里放了多少年,他都闻到一股霉味。

还是算了,都不成样子还要他穿,打死都不能换。他身上的衣服也不是什么好衣服,也是旧衣服,穿着干活也不可惜。

他坚决不换,赵有德拿他没办法,太阳都升起来,没时间和他一直耗碰上,只能用败家子的眼光盯着他看,希望他能认识到错误。

可惜赵林是不可能认错,他直接当没没看到,身边的李桂花一路上不停地念叨也被他无视。

等走到自家的地,他才发现杂草也不算多,全家老小齐上阵,实在有点小题大作。

赵有德听到他疑问,是气不打一处出,他这是为了谁。要不是为了他,哪用全家老小齐出动,还不是担心他不干活,才命令全家都下地。

平时家里的女人只有农忙才下地,农闲时的活多半都是他们父子几个干了。当然家里女人也没闲着,自家的菜园子也要人翻种,还有做饭洗衣服等各种家务活,算起来也不轻松。

赵有德也知道家里人过得苦,可全村都这样,不分男女都要干活,一年到头也就数九寒天能休息几天,其他时候没闲的。不干活就没饭吃,连最懒的二赖子都要干活。

赵林不想说话,他说一句就有一堆话回他,除了赵有德,李桂花和赵大麦也没少说,也就赵大石比他小才不说。

他以为的除草是全家老小齐上阵,结果却是几个孩子是到田边玩的。原来村里那条小河淹死过孩子,家里没有大人,是不敢让孩子独自在家,就怕他们不听话往河边跑。

小云带着俩个弟弟在田边玩,李桂花也领着俩个儿媳妇在田埂上点豆子。赵林还想再看看,被赵有德一把抓去除草,不会种地还不抓紧时间学。

赵大麦兄弟俩对地里的活是熟得不能再熟,不用吩咐早就各自下田除草。他们从小就在田里干活,比赵林这个半途过来的伪农村人强多了。

兄弟俩种地是好手,和赵有德相比,欠缺的也只是对节气和天气的把握。没有天气预报,没有温度计的年代,老农的经验是很大的财富,离了他们还真会影响收获。

除了一上午的草,中途还时不时停下来休息,但赵林还是觉得直不起来腰。早上就喝一碗粥,他嚷着肚子饿了,要回家吃饭。

结果上从赵有德,下到三岁侄子都用不懂事的眼神看着他,仿佛他是个好逸恶劳的人。

他不知道哪不对,还是好侄女小云给他解释:“二叔,农忙的时候家里才吃三餐,平时都是二餐,中午没有饭吃。”

“什么?中午不吃,就一直饿着肚子?还有,这叫农闲?昨天中午不是还吃了饭,怎么今天就没有饭吃。”赵林有一肚子问题。因为太过震惊,没注意控制声音,把不远处地里干活的人都吸引过来。

小云不懂,朝李桂花看,希望奶奶能回答这个问题。

李桂花没让孙女失望,张嘴就骂:“吃你个鬼,你是饿死鬼投胎。你看看村里这么多,谁像你这样,昨天吃三餐怪谁,还不是你非嚷着要吃,我又不是后娘,寻思亲儿子多年不在家,别的没有,一餐饭总不能没有吧。”

赵林没想到李桂花骂得这么凶,似乎是积攒下许多怨气。他怎么知道平时家里只吃两餐,又没告诉他,再说昨天的三餐,他看大家都吃得很香,也没人说不吃。

穿越前一日三餐再下午茶、宵夜就不提了,穿越后不管是在军营还是返乡路上,他都是一日三餐,也没谁说不对啊。

生物钟养成了,一时半会也改不了,别说一日三餐,他恨不得一日能五餐。现在的饭量还是饭菜难吃,有好吃的饭菜,天天吃五顿都不嫌多。


他还在思考的时候,院内响起一道声音:“三弟,你在和谁说话。”

“大姐,有两个人找娘,说是大丰村的。”赵林说要找大人,被他自动理解成找娘。倒也没错,家里长辈就王童生的媳妇一个,不找她找谁。

赵林也没反驳,先进门再说,他可不想站在外面被人围观。

“那你开门请人进来,娘在西厢房纺纱,你领着他们去。”

王秀英听到有陌生人找娘,也没多想,光天化日之下不会有人进村犯事,自家可是村子中心,安全还是有保证。这套大院子还是祖上传下来的,家里多困难的时候都没想过要卖,换个地方住可不一定能放心。

赵林从姐弟俩人的对话猜出说话的是王家长女,也就是他要成亲的对象,声音是好听的,人应该也不会丑吧。

进门之前,他把毛驴拴在院子外面的树杆上,也不担心有人偷。几个月的时间,早就把毛驴喂熟了,没有他的同意,别说坐,碰一下它都不愿意。

赵林和村长夫人跟在王耀辉的后面,用眼角余光打量王家的一切。

院子很大,种了树,还有几片菜地,种着不同品种的蔬菜。菜地旁边有一树栀子花,正值花季,洁白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能看出来主人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张氏早在听到一对儿女对话时就停住手里的活,等见到赵林和村长夫人才确定自家没有这一门亲戚,远亲也没有。

赵林正准备主动打招呼,村长夫人抢着开口:“大妹子,我家男人姓赵,是大丰村的村长,你可能听说过。这是赵家族里的侄子,是个好小伙,因为服兵役耽误婚事,今年回来后忙着建房弄地也没心思娶亲,没想到会遇到官配的好事……”

赵林感激地看向村长夫人,要他自己说,可不好意思说得这么好,也不会尬夸官府,姜还是老的辣。

村长夫人的未尽之言,张氏也听懂了。王童生还没过世的时候,她也是跟着男人学过几个字,也懂人情世故,私下对官府有什么不满意,嘴上也不要说出来。

隔墙有耳,被人听到还跑去举报就麻烦了。官府强行婚配不是好事,可他们这种贫寒之前也只能老实听话,反抗不了,怨言也不能有,否则大老爷可不会客气。

张氏让小儿子去倒茶,把村长夫人和赵林请进屋说话。官府的通知下来之后,她也托人打听过赵家的情况,可惜了解的不多。

赵家主动上门,正是了解情况的好机会。自从男人过世后,家里条件差了许多,多亏大闺女一直拖着不成亲,把自己当个男孩子用,母女俩才强撑起这个家,把几个儿子养大。

她是个没本事的,可也不是那等心狠的,没有一直压着闺女不嫁人的想法。

现在最小的儿子也有十岁,她也催过闺女嫁人,可家里拿不出像样的嫁妆,条件好的看不上自家,条件差的又变成她看不上,才会耽误孩子,都是她的错。

村长夫人察言观色,知道张氏担心什么,上来就把赵林一顿好夸。从头夸到脚,全方位各种夸,连小时候的事都拿出来夸,夸完又把诚意摆出来,问女方对婚事有什么要求。

“大妹子,我这侄子条件虽然差点,但一定会好好对未来媳妇,你就放心嫁闺女吧。”


王六婆是村里有名的大嘴婆娘,弄清楚赵林的身份后,不等其他人反应过来,第一个往赵家跑。其他人围着赵林不让走,轮流向他提问,打听他这些年的经历。

王六婆离赵家还有十几米远就扯着嗓子大喊:“大麦爹,大麦娘,快出来。你们家二蛋回来啦!”

李桂花坐在堂屋编草鞋,隐约听到王六婆的声音,好像在喊自己。她不确定地问了旁边坐着的大孙女:“小云,你去外面看看,是不是有人喊奶。”

小云还没起身,王六婆先冲进来,一见李桂花还不紧不慢地干活,二话不说把她拉起身,边走边说赵林回来的事。

李桂花愣得停下来:“什么?你说我家二蛋回来啦?是活着回来的?”

王六婆翻个白眼:“当然是活的,不活的谁来叫你。”她又不傻,谁会主动跑上门通知坏消息,不过二蛋的命挺大,村里服兵役的不止他一个,活着回来的也有好几个,但是全手全脚活着回来却少。

李桂花听明白之后,跑得比王六婆还快,老二离家七八年,她还以为早就死在外面了。也不怪她这么想,村里当初一批出去的人有十几个,这么多个只回来四五个,还都是带着伤回来的。

她也打听过老二的消息,但问谁都是一问三不知,到军队后他们就被打散另行编队。战争一直没结束,之前活着回来的几个都是身上带伤不能再留在军队才被遣送回来,这已经算命大福大的。

除了这四五个回来的,其他人都死在战场上。官家除了一张文书,剩下也就几两买命钱,还不如卖给人牙子的钱多,算是白养一个儿子。

王六婆跟在李桂花后跑得也不慢,可不能错过热闹,也不知道离开叫人的功夫,大家说了些什么,等会问问隔壁汤婆子。

李桂花一路小路到村东头,远远看着大樟树下站着一群人,人未到声先到:“二蛋,娘的二娘,你在哪?”

赵林正在愁怎么回答一群人问题时,听到有人喊二蛋,顿时精神一震,来了,原身的家人来了。他马上推开身边人,朝外走。

母子俩对视一眼,各自透露出不敢认的眼神。看热闹的村民比俩人还急,把俩人推到一起让他们赶紧相认。

“二蛋,你真是我的二蛋?”李桂花不敢认,二儿子离开家的时候和她差不多高,现在比她高出一个头不止,要不是那张脸能看出自家男人的几分影子,她肯定怀疑弄错了。

赵林不敢认是没想到原身亲娘长这样,明明原身记忆里亲娘还算年轻,不说有多漂亮至少没有老到如此头发灰白还严重驼背,双手也粗糙到刮人,比他的手还粗。

他心中迟疑,但嘴里却应着李桂花:“娘,我是二蛋,你不认识我啦。”说完还把右手伸出来,给她看手腕上方的黑色胎记。

李桂花看到熟悉的胎记才确定这真是她家老二,顿时抱着赵林直抹泪,嘴里还时不时嚷着“苦命的儿”、“娘想死你啦”之类的话。

赵林尴尬之余也松了口气,家里人重视,总好过被人冷落。只是这才是开头,原身还有其他家人,也不知道对他的归来是什么态度。

李桂花跑得快,赵家其他人来得也不慢。

赵有德领着家里人在地里干活时,听到大孙女说二儿子回来了,二话不说扔下农具就往家里跑。等到家发现家里没人,转身又往村东头的大樟树下跑。

他们家在村尾,二儿子要回来必须经过村东头的大樟树。他赶到时,李桂花已经抹完泪,急着把赵林往家里带。

赵有德脱口而出的话和李桂花差不多:“二蛋,你真是二蛋。”他还记得离开家的时候瘦瘦小小,没他开,哪像现在高大壮实,一看就是有力的汉子,肯定是把种地的好手。

“不是二蛋是谁,你睁开眼看看,像不像你,还有胎记也不会错。”哪怕前面自己也质疑过,李桂花却不容许其他人也质疑,哪怕这个人是自家男人。

娘都喊了,赵林也不乎多认一个爹,他用了原身的皮囊,认原身的父母也是应当的事。不管当年原身为什么被家里安排服兵役,以后只要原身父母不提过分要求,他也会出力养老。

赵有德听见赵林喊“爹”,也激动得不行,多一个儿子,以后在村里更不怕被欺负了。他看一眼围着看热闹的村民,劝大家先让他们回家,有什么事后面再问。

村里其他人却不舍得放他们走,大家都想打听外面的新鲜事。其他人可以不管,可村长也在人群里,赵有德不得不停下来。

赵林倒是不怕村长,但也没必要刚回来就罪人,他还不知道村里什么情况,做人还是低调一点好。在外面说也好,省得有人跟着身后回家,一家人想关起门聊天说话都不行。

村长年纪和赵有德差不多,和村民关心的问题不同,他主要是问他打仗的事,还有外面的情况。

其实朝廷打赢的消息早就传遍天下,只是朝廷的公告上就短短写着几十个字,更多消息却是不知道,拦住赵林也是想知道他有没有什么内幕消息。

赵林摇头苦笑,他一个底层小兵,能知道什么内幕消息。不过有一点很肯定,这次大将军把外族人打服了,可以肯定二十年之内对方是不敢再杀到边关打草谷,至于以后的事就不好说,谁也不敢保证。

村民们纷纷叫好,要不是这些异族,他们也不用服兵役,家中儿郎也不用上战场。其中好几家死了儿子的人,看着赵林完好无损回来,心里也忍不住生出几分怨气,为什么活着回来的是他,死的是自家儿孙。

村长一边念叨:“好,打得好”,一边关心他回来后的安置问题,这才是他关心的重点。得知赵林在战场没能混到一官半职,离开的时候也只是一个伙头兵,有些失望,却也没怪罪什么。

村里男儿不识字又不懂武,能活着活着就不错,他就不该有奢望才对。


也许见过,但他不认识,反正他一个现代人,是没有机会认识什么野鸡、野兔,也就遇到野猪能认出来,毕竟新闻里总能看到野猪伤人的事件。

没有肉,还有野果来凑数,他在半山腰发现一颗毛粟树,附近还有一片橡粟林。其实他也不认识树,还是从地上掉落的果子认出来,可惜这些果子都不能吃了。

橡粟和毛粟都能当粮食,先做好记号,等秋收再上山看看。有了片橡粟林,这趟就没有白跑。他在树下喝水休息一会,等体力恢复一些再继续前进。

之后在上山没有发现什么好东西,也有一些能吃的野生植物,但能吃不等于好吃,既不能当水果,也不能当粮食,辛苦爬上山摘下山也没用。

山上的风景还不错,他找了一块平地休息,正好把午饭吃了。他的饭团当午饭,加了酸菜和肉酱,不是多好吃的东西,食材也很普通,却是大部分村里人都舍不得吃的饭菜。

村民们农忙的时候吃干饭,农闲的时候早晚两餐都是稀的,家里干活的主力吃干饭也是夹了豆饼和野菜才能有碗干饭,至于菜就别想了。咸菜已经是好东西,有盐,吃了才有体力干活。

赵林穿越之后就没有吃过好盐,雪白的盐是见都没见过,全都是又粗又黑的盐,还价格不便宜。难怪古代的盐商都是在富豪,他要能掌握盐矿资源,也能成为有钱人。

只可惜他也只能想想,连吃的盐都没有,还盐矿,白日梦也不是这个做法。

天色不早了,休息够了也该下山了。他打算走另一边下山,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好东西,最好能发现水果,他可太怀念西瓜、水蜜桃、葡萄,还有草莓和樱桃等水果。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赵林以为那是说名山大川,没想到老虎窝也一样是下山难。他走走停停,比上山的速度慢了许多。

太阳还高高挂在天上,但树林深处却半点不见阳光。高大的树木挤挤挨挨,把阳光全都遮挡住,树下的草杂为了争取阳光,长得比人还高。

赵林费力开路,手上脸上都被尖锐的杂草划出许多小口子,出血不多,多了却也有些疼。好在下山的路已经走了一多半,剩下的路越来越平缓,要好走许多。

草丛太深,赵林一个走神就踩空了,扑通一声跌进坑里。还好坑不深,看着应该是个天然的坑,不是谁挖的陷井就好。

人没事,正打算爬起来,却发现手里抓着一截骨头。

“啊啊啊!”

赵林吓得把骨头扔出去老远,扔完才反应过来也不一定是人骨,也有可能是动物骨头。他赶紧爬起来认真打量地上的一摊乱骨,最后也没看出个所以然。

原谅他实在认不出来,都乱成一团,他要能分出人还是动物,那才是奇怪了。

好在他不认识骨头,但在周围发现了没有完全风化干净的碎布头,以及骨头堆里还藏着一枚灰扑扑的平安扣。这些东西提醒他,地上的白骨肯定是人。

也不知道白骨的主人是什么人,更不知道为什么死在这里。

可惜这是古代,他为了自保,不可能去报官。谁知道见了官,官差会不会把他当杀人凶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人命不值钱,死了就死了。

他也当回好人,把白骨埋了,就当积德行善吧。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