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谁还记得赵家村?
几十台摄像机,上百个记者,这阵仗,赵家村人几辈子都没见过。
我们刚进村,就有村民从屋里探头探脑地往外看,人越聚越多,都好奇地打量着我们,还有几个认出我的,表情那叫一个复杂。
“张总,您的意思是,赵家村的人太懒了?
种地本来就辛苦,不勤快可不行,所以他们没资格加入您的产业园?”
一个记者看着眼前的景象,忍不住问道。
“不不不,这儿的村民,以前还是很勤快的,起早贪黑,伺候庄稼比伺候亲爹还认真。”
我摇摇头,“我在这儿长大,对这片土地,感情深着呢。
你们可能要问,既然感情这么深,咋不带着赵家村一起发展呢?
要说起来,这里边,还真有个故事……”我故意停顿了一下,清了清嗓子,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起了当年因为一块五毛钱,全村人把柿子烂在地里的故事。
讲到赵晴的阴阳怪气和村民的短视,我忍不住提高了声调:“……你们说说,这是什么事儿?
为了一块五,把好好的柿子糟蹋了!
鼠目寸光!
现在看着我挣钱,他们肠子都悔青了!
可又能咋办?
晚啦!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现在知道‘有田柿子’好吃了?
可惜啊,跟你们没关系!”
我故意叹了口气,看着那些探头探脑的赵家村村民,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记者们听完,纷纷点头,争先恐后地自我介绍,恨不得把脸贴到摄像机镜头前。
“原来您就是赵村长啊。”
一位记者眼神一转,语气中带着一丝玩味。
“几位记者同志,你们是来采访张有田的吧?
我们赵家村的柿子也不比他的差,要不……也帮我们宣传宣传?”
赵村长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皱巴巴的香烟,抽出一根递给记者,满脸堆笑。
“村长的意思是,让我们帮你们带货?”
记者没接烟,笑着反问,语气中透着一丝嘲讽。
“对对对,我们给你们提成,好商量!”
赵村长见有门,连忙点头,像小鸡啄米一样。
“提成?
我怕这钱烫手!
怎么拿的,将来还得怎么吐出来。”
记者冷笑一声,直接把赵村长怼了回去。
赵村长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村长啊,我这儿有个问题想请教您。”
一个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