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例每人一碗粥。
这次熬得更浓稠一些,筷插不倒。
大家吃得都很满意。
饭后按照神明的吩咐,开始干活。
陈婉儿到底是小女子,临事慌乱。
里正沈长发负责给大家安排活计,但是,事事都向陈婉儿汇报,请陈婉儿拿主意。
陈婉儿是神明青睐的人,神明赐下的一切物资,都是通过陈婉儿赏给大家的,他们可不敢对陈婉儿有丝毫不敬。
上午全村大扫除,洒扫街道,浇灌村子里所剩不多光秃秃的树……
赵清玄通过视频看得津津有味。
“犒劳你们一下吧。”
看这些村民个个瘦巴巴的,干活却是格外卖力,赵清玄决定犒劳大家一番。
巷口有家山东馒头店,戗面馒头做得非常好吃,生意很火爆。
他直接订了三十屉,上千个馒头,让中午送到家。
又去菜市场买了一批大白菜,粉条,半扇猪肉,葱姜蒜等调料,油盐酱醋……
他准备让大伙吃一顿猪肉炖粉条。
网上搜了食谱,对照着看看,肉、菜、馒头和调料都买齐全了。
市场门口有一家卖锅碗瓢盆的杂货店。
赵清玄路过看到一口大铁锅,突然想起村民们用的那几口锅着实有些寒酸,好几口都是漏的。决定给大家换几口新锅。
直径90厘米的铸铁锅,要价118。赵清玄把店里十几口锅全都打包买走,砍价砍到98一口。
总价上又加了二十,让老板找三轮负责送货。
赵清玄打了辆车,刚到家,买的东西陆陆续续都送到了。
“明末没有猪肉炖粉条,陈婉儿她们肯定不会做这道菜。”
做粉条用的土豆和红薯,是万历年间传到大明的,但仅仅在东南沿海有小片种植,根本就就没有普及。
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如果这种高产耐旱的作物能够推广开来的话,明末的饥荒就不至于那么严重了。
没有土豆和红薯,做不出粉条来,自然谈不上猪肉炖粉条。
现在食材和锅都有了,还得教会这拨古人做菜的方法。
赵清玄稍微思索,拿出平板电脑。
恰好昨天晚上刚充满了电。
他清空内存,把原有的APP和资料都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