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全集小说阅读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
现代都市连载
网文大咖“喝口茶”大大的完结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古代言情,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朱元璋朱标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基儿还是个能打仗的马上皇帝呢!真不错,比爹爹我强多了!”洪武年间。朱元璋摸了一把小朱棣的狗头,颇为满意道。“看来棣儿的基因还是不错的,虽说这太孙是个不成器的货色,但儿孙倒是都挺争气!两代马上皇帝打的瓦剌闻风丧胆壮我大名国威!好样的!”......
主角:朱元璋朱标 更新:2024-07-26 19:34: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标的现代都市小说《全集小说阅读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由网络作家“喝口茶”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喝口茶”大大的完结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古代言情,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朱元璋朱标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基儿还是个能打仗的马上皇帝呢!真不错,比爹爹我强多了!”洪武年间。朱元璋摸了一把小朱棣的狗头,颇为满意道。“看来棣儿的基因还是不错的,虽说这太孙是个不成器的货色,但儿孙倒是都挺争气!两代马上皇帝打的瓦剌闻风丧胆壮我大名国威!好样的!”......
天幕之上。
史书一般恢弘的画卷慢慢的如风一般消散,最终又像是散落的沉沙一般再次汇聚。
一道沉沉的叹息似乎从遥远的深宫中传来。
“马上天子死社稷,理所应当。后世儿孙就算不齿于我,至少也得留三分敬意。”
声音慢慢低沉下去,像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终于撑不住将要倒下一般。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人生真短……”
“如此江山——”
灰黄的沉沙之中,巨大的大明版图随着骤然壮烈的背景音乐出现在了屏幕的正中z央!
熟悉的马蹄嘶鸣声响起,匹马单刀气势雄浑的永乐大帝眉眼锋锐,如一块永不停歇的里程碑一般朝着大明的北疆奔驰而去,至死不休!
“岂不让人留恋!”
画卷四周盘旋着的金龙骤然加快,恢弘的龙吟声响起,璀璨的金光将整个画面吞噬。
在一片金光之中,天幕如星点般铺散,一部贯彻天地的恢弘书卷徐徐展开。
《明史》曰:文皇少长习兵,居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
天幕之下。
无数的帝王将相几乎拼尽了全力才恋恋不舍的从方才那震惊天地的金龙异像中回过神来的,心中再一次笃定了这天幕必然是天神所为!那么威武的金龙居然就这样当做画框使用,除了抬手撼天地的天神又有什么人能做到呢?
但紧跟着出现的恢弘书卷却让他们再次陷入新一轮的震撼之中,书卷中浮现的字样也让他们头皮骤然发麻!!
秦始皇年间。
嬴政眼神狂热,双手甚至有些颤抖。
“史书!是史书!!这毫无疑问是后世史书的记载啊!”
谁不想名留青史?谁不想流芳百世?!
现在,记载着这些的史书就在眼前啊!能看到后世史书对自己的评价,是何等的幸运,何等的荣光啊!!
此时,这位开天辟地的第一位始皇帝隔着遥遥的时空不可避免的对朱棣产生了嫉妒之情!
唐太宗年间。
“屁的史笔如铁!那家伙真特娘的会装可怜,就这?!这都快把他夸上天了,美不死他的!”
李世民指着那书卷满脸不忿的怒斥,就差跳起来了。
魏征拱手开口道。
“史书往往是相对而言最为公正的记载了,能得好评,自然说明这位皇帝是一位难得的好皇帝,陛下,您要以此为借鉴才对。”
李世民闻言脸色顿时一阵绿一阵白的,耿着的脖子软了下去不少,嘟嘟囔囔的小声抱怨。
“以史为鉴也就罢了,现如今居然还要以未来为鉴,那古往未来多少皇帝,朕个个都要鉴一鉴岂不是要英年早逝活活累死了!”
汉武帝年间。
桑宏羊等文臣满脸赞叹的看着恢弘史书,忍不住开口劝谏自家帝王。
“陛下,您看人家这位皇帝,文治武功样样不落下,咱们汉朝是不是在文治上还要多加强加强?”
刘彻眉头一挑,撇了撇嘴。
“安内不先攘外?等朕把那些胆敢挑衅大汉的蛮人全都打服了,自然就可以安心的加强文治了!尔等整日念叨这些朕的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桑宏羊等人无奈,只能连连叹息。
洪武年间。
“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耶耶,这是什么意思啊?”
年岁还小的皇子朱柏一字一句的念出了书卷上的字,眨着眼睛渴慕的看向了朱元璋。
朱元璋笑眯眯的揉了揉朱柏的脑袋,堪称和蔼。
“意思就是啊,这位皇帝生活很节俭,且勤于政务,白天禀报上来的水灾到了下午便治理好了,一点都没有耽误。”
朱柏赞叹了一声,奶声奶气道。
“耶耶,这位皇帝好厉害啊!”
朱元璋脸上笑容顿时更大了些,威严的帝王竟仿佛向着弥勒佛的方向发展了一样,好脾气的点头。
“是啊,比耶耶我还要厉害呢!”
朱棣脚指头紧紧抠着地面,脸红的头上几乎要冒出白烟来了。
转而朱元璋又朝他投射出了前所未有的极致慈爱。
“棣儿,在那站着做什么,还不快到耶耶身边来,让耶耶仔细看看!棣儿是不是又长高了呢!”
蓝玉和徐达等武将看的一阵牙酸,却又忍不住有点羡慕。
英雄的孩子不一定也是英雄,优秀帝王的孩子也是一位优秀帝王的概率就更低了。
但朱棣就是用实力证明,老朱家接连走出两代名震青史声名赫赫的帝王,何其幸哉啊!
永乐年间。
朱棣努力忍了忍,还是没忍住自己不断上扬的唇角,美滋滋的咳嗽了两声。
那叫一个扬眉吐气!
秦始皇有一点那是真没说错,谁不想名留青史?谁不想流芳百世?
虽说他一直自贬说自己这不行那不行,又老说自己是窃国之贼,但那自谦的成分含量自然较多啦!
又想到历朝历代都在看着此时的天幕,朱棣顿时由内而外的感到一阵舒爽,仿佛飘飘然要升仙了!
没错!朕就是这么优秀!!
自豪过后,朱棣又有些微微的焦虑忧郁。
爹,你也在看吧……
这位傲然又自信的帝王在牵扯到他爹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忐忑不安。
天幕之上。
史书还在慢慢的铺展开。
……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朱棣篇——完。
天幕悠悠然又丢下了一个大炸弹,便默默黑屏,宣告了本篇完结。
而历朝历代顿时又炸了锅了。
尤其是‘远迈汉唐’中的汉和唐。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咔嚓一下把手腕上盘着的玉串都硬生生捏碎了,额头青筋暴起,眼中浮动着狰狞和熊熊怒火。
“远迈汉唐?放屁!!!”
“就他治下四夷宾服么?朕治下也是四夷宾服,朝贡者数不胜数,我盛唐之名何人不知?! 还‘远迈’?!朕呸!有本事来跟朕碰一碰啊!”
刚刚还在嘀咕着嫌累的天策上将这会儿是半点想不起来了,反而被激起了无穷的斗志!
“魏卿,给朕上奏折!!朕要批他个十吨八吨的!不就是朝告夕振么?他行朕也行!!”
魏征意外,顿时喜上眉梢,连道。
“陛下勤勉朝政,实乃国朝之幸事啊!”
汉武帝年间。
刘彻险些徒手捏碎了一旁的大殿柱子,眼睛冒火的怒指天幕方向,转头对朝臣道。
“远迈汉唐?呵!你们瞧见了么!多大的口气啊,就刚刚他大明的版图朕也不是没瞧见,有老子打下的地盘大么?!”
桑宏羊头上滑落汗水,绞尽脑汁劝了两句。
“这、这……各朝各代的势力范围和直辖统治区域有一定区别,不能一概而论,况且臣看那明朝海运昌隆,也许是加上海域之外的区域未尝可知呢。”
这位以武为号的帝王顿时气了个倒仰,咬牙切齿道。
“海运、海运……不就是海运么!朕也能发展海运!”
“陛下不可啊!我朝经济不行,文治上绝比不过明朝一代,盲目发展海运会拖垮王朝啊!”
“经济不行就发展经济!文治不行朕要你们干什么吃的?!”
刘彻眯了眯眼,不住的磨着后槽牙。
“来人!上奏折!不就是文治么?他行朕也行!”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而能看懂的人则是心头大震,连连叫好!这个决策恰到好处,那个决策就该如此!原来这里还能这么做!
细化的暂且不论,于谦此时的所作所为归根结底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多方运筹解决了两大难题。
一个是军队,一个是粮食。
在主力部队全都埋在了土木堡的当下,于谦软硬兼施,多方周转,最终竟然在这般困难的情况下重新拉起了十万大军!
虽然这些军队大多都是预备役和后勤人员,但此时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另一方面,于谦显然不是王振那种会眼睁睁看着军队饿死的蠢材,但主力部队出发时已然带走了北京的大部分储备粮,粮食从哪里来呢?
这就不得不说于谦的睿智和聪明了,他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
“受召进京的军队从通州入京,士卒各取粮,运送至京城。”
通州是当时离京城最近也最大的粮仓,粮食虽多,但人手不足也很难短时间内运入京城,人数众多的军队恰在此时解决了这个问题。
就这样两个看似简单的举动,却把北京城的一盘死局硬生生的盘活了,不仅如此,他还反过来利用了劣势转化为了相对条件下的绝对优势!
多么聪明的于谦,多么勇敢的于谦啊!
国之将倾,力挽狂澜,此乃国士无双!
天幕之前。
洪武王朝和永乐王朝从君王到臣子无不热泪盈眶,激动万分的不断抹眼泪。
“好啊!好啊!好啊!”
朱棣颤抖着双手,连着说了三声好,如此也难以平复心头的激荡。
“于先生挽大厦于将倾,对我大明王朝有救国之恩,堪为国公之位啊!!”
朱棣鲜少对人用如此之高的评价,但是此时臣子们却无一反驳,因为于谦值得!
洪武王朝。
李善长激动的胡须都在哆嗦。
“于先生这几番举动,实乃妙中之妙,若将吾放在那般境地之中,绝不可能再想出比这更加绝妙的办法了!吾自愧不如也!”
朱元璋舒畅的大笑了起来,欣赏无比的看着天幕中的于谦。
“能让朕的李丞相都说出自愧不如的话,于先生实乃大才中的大才!不过朕认为于先生再高的评价也值得!我大明后世子孙都应该牢牢记得当时当日于先生的救国之恩!!”
宣德王朝。
比起洪武和永乐二朝,宣德王朝显得更为激动万分。
因为他们真的拥有一个于谦啊!
宣德皇帝朱瞻基更是高兴的挥舞着手臂,一点也顾不上皇帝的威严形象了。
“于先生大才啊!竟然能在如此困境之中妙手回春打破僵局,这是国家的支柱啊!千百年来也难以出一位于先生这样的臣子,没想到竟然是出在我宣德年间的!朕高兴啊,朕实在是太高兴了!”
杨士奇和杨荣邝埜等人也感叹不已的看着天幕,心中欣慰不已。
于谦是他们一力举荐提拔上来的,素日里他们虽说一直对于谦赞不绝口,笃定他的未来必然位极人臣。
但无论如何他们也很难想象于谦能在遇到这样艰难的困境时居然还能临危不乱力挽狂澜!他成长的比他们想象的还要优秀!
朱瞻基正发愁杨士奇等人年纪也大了,日后朝中恐没有能接班之人,没想到老天爷这就送来了这样一位治世能臣!朱瞻基如何能不双眼放光呢!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今天要推的小说名字叫做《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是一本十分耐读的历史、系统、历史脑洞、作品,围绕着主角佚名之间的故事所展开的,作者是喝口茶。《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小说连载中,最新章节第312章 番外:八王之死(中),作者目前已经写了643782字。
好短,不够看啊(作者,能否加长[送心][送心][送心]) 虽然我知道一天更两章很多了,但是真的不够看。我屯上俩月我再回来,谢谢
不错,喜欢最近几章讲政哥的,速更! 好好好,虽然有一些瑕疵,但瑕不掩瑜,只要没有原则性的错误,看在冠军侯和政哥的面子上就给你五星。[害羞][害羞]反正我的脑子已经放在寄存处了。[笑哭]
读这本书读久了有点脑干缺失的美……
第70章 人间炼狱是睢阳!!人,也能吃!
第71章 聘请诸将归唐!太宗陛下我们来啦!!
第72章 李隆基:麻溜的出关揍安禄山去啊!!
第73章 大唐战神郭子仪!皇帝虐我千百遍,我爱大唐如初恋!
第74章 香积寺之战!大唐精锐尽丧!!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宣德年间。
宣德君臣上下都是死寂一般的沉默。
比起洪武永乐,宣德王朝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拥有一个活生生的朱祁镇,虽然年纪还很小。
臣子们毫不怀疑,若是此时的上位是永乐爷或洪武爷,那甭管朱祁镇什么身份,多大年纪,都难逃一死。
但凡事没有如果,朱瞻基到底会怎么处置,臣子们谁也不敢说。
在一片寂静之中,朱瞻基闭着眼睛,双手紧紧的攥住龙椅,几乎要把牙齿咬碎。
“来人……把朱祁镇,给我抓过来!敢阻拦者,杀!!”
事已至此,事已至此!!
宣德皇帝活活像是老了十岁,一字一句的从嗓子里挤出了怒吼。
“这个混账!这个混账怎么敢!!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太宗皇帝留下来规矩!他将我大明羞辱至此还不够,莫不是还要将大明一朝写上史书的耻辱柱么?!朕若不杀他,太宗太祖就要活过来找朕索命了!!”
幼子何辜?
天下的百姓又何辜!!朱祁镇所作下的罪孽,远胜王振多矣!
……
天幕之上。
达成了差点气死祖宗的成就之后,朱祁镇还在继续他未竟的伟业。
纵然事情再怎么离谱,对当时宣府城墙上的士兵来说也仍旧是个艰难的抉择。
不少士兵脸上都闪过了迟疑。
开,还是不开?
下面那个毕竟是皇帝,若是他没能复位登基且罢,万一他重新坐上了宝座,他们这些曾经胆敢不给皇帝开门的人就全都是抄家灭族的死罪!
对战士来说,死反而不可怕,怕的是死了还没留下军功,累及妻儿父母!
而得罪皇帝,显然是比后者更严重的事!
屏幕前的洪武永乐二朝急的就差跳起来掐着他们的脖子怒吼了。
“不能开!绝对不能开啊!!”
“一旦开了城门,后果不堪设想啊!”
幸好。
宣府城门的守将杨洪是个心志坚定手段果决之人。
守军很快回答了也先利用朱祁镇所作的威胁。
“天色已经晚了,无论谁来都不开门,这是朝廷定下的规矩!”
也先顿时鼻子都气歪了,不敢相信这些家伙居然连自己的皇帝都不认识么?
朱祁镇也立刻震惊的更加大声的叫了起来。
“朕是皇帝,朕就是朝廷之首!尔等莫非不认识朕么?!杨洪总是见过的,叫杨洪出来回话!!”
此招无耻之尤,此时守将尚且可以不认识皇帝来糊弄,但若是真的让杨洪见了朱祁镇,就不得不谨遵圣旨了。
天幕前的洪武永乐甚至宣德三朝都被朱祁镇的不要脸给气的大骂。
“无耻之尤!无耻之尤!”
“这个畜生玩意!朕要把他下油锅炸了!!”
“我草他娘的!见你*****!!!”
天幕上。
杨洪隐藏在守军之中,死死的咬着牙,手背上的青筋都快捏爆了。
他当然认出了下面叫门的皇帝正是当朝天子朱祁镇,事实上这位守将从未遭遇过这般匪夷所思之事,恨得心头都在滴血。
他知道,自己此时无论如何都绝不能认!
一旁的守军接到眼色之后立刻大声道。
“杨洪将军去往了别处,不在此城中!”
也先这下傻眼了,他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郁闷和疑惑,难道这下真的白来了么?这些守军都没见过皇帝,这出戏还怎么唱下去!
他焦躁的带着大军在城门外踱过来踱过去,不甘心就这样空手离开。
朱祁镇还在城下不休止的拍门叫喊,威胁杨洪和守将速速开门。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朕没脸啊!朕没脸啊!!”
汉高祖刘邦年间……
三国曹操年间……
历朝历代的无数帝王将士都被朱祁镇此举给震的头皮发麻。
他们挠破了头皮也想不明白,这朱祁镇到底是哪里来的胆子敢杀于谦的,他莫非以为史书记不住他的大名,嫌自己还不够彪炳史册么?
……
天幕之上,视频继续播放。
被架上绞刑架上的时候,于谦表情平静的不像在赴死。
周遭的百姓几乎哭干了眼泪,跪在地上恳求着帝王仁慈,却只是惹得朱祁镇不耐烦的着人挥退。
将士在悲泣,百官在抹泪,就连手握长刀的刽子手都双腿哆嗦潸然泪下。
“于先生,我今日砍了你的头,来日下了地府,我的妻儿乡里恐怕做鬼都要吃我的肉喝我的血!!”
于谦却只是摇摇头。
他隔着人群远远的看了朱祁镇一眼,又像是在透过朱祁镇看向其他人,一刹那神色有些恍惚。
“……陛下,臣想睡一觉了。”
刽子手在徐有贞和石亨等人的催促之下双手颤抖的握紧了刀柄,泪雨滂沱的狠狠斩下!
脑袋咕噜噜的落地,百姓的嚎哭声几乎要掀翻了整座北京城!!
刽子手对上于谦的眼,双腿发软的跪倒在地,骤然古怪而又尖锐的哀嚎一声,拔起长刀反手砍了自己的脑袋!
“我枉杀于先生,愧不敢独活!!”
【史记,于谦身死当日,北京城被哭声洒满,就连杀他的刽子手都因愧疚而自杀身亡。】
冥冥时空之中。
在某一个已经遇到了于谦的永乐王朝。
朱高炽泪如雨下,双手颤抖。
“睡吧、睡吧……到了下头去,我还给你盖被子!我替大明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是我老朱家的孽障对不起你啊!!”
高位之上已至暮年的永乐大帝沉默的背着手,视线幽远又深沉的隔着一道屏幕落到于谦身上。
“永乐众臣……随朕一起恭送于先生!”
“恭送于先生!!”
永乐大臣们神色动容,纷纷朝着于谦的方向拱手作揖相拜。
宣德年间。
朱瞻基平白无故像是老了数十岁,疲惫无比的深深哀叹了一声。
“于谦死了……他是个救国的大功臣啊,皇帝却把他杀了,尔等说说,这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呢?”
“朕既然这一生辛劳为大明做下来的功绩,都不如他朱祁镇轻轻松松挥霍几年的,那朕是不是一开始就不该生下来?不该接了爷爷,爹爹的班,做了这大明的皇帝?”
群臣闻言顿时大恸,哭声连片。
“陛下!万不可说这样的话啊!”
“陛下,太宗和仁宗素来是以您为骄傲的,您万不可妄自菲薄啊!”
……
天幕之上。
画面不疾不徐的继续播放。
于谦死后,百姓冲破了侍卫的防守,跪在于谦的尸体前连哭了三天三夜不肯离去。
就连王振的一部分余党也良心过不去,连日替于谦喊冤。
帝王与掌权官员的不为所动令百官为之心寒,吏部尚书王直更是在于谦死后不久便请辞离官回乡。
于谦因被徐珵等人安上了“虽无显迹,意有之”的污蔑言辞,纵然身死也被皇帝派遣锦衣卫前去抄家。
锦衣卫带着人到了于谦的家里后,却发现这是他们这辈子完成的最轻松的工作。
镜头顺着锦衣卫的视线拉近,将于谦的家四处扫了一遍,目之所及之处,除了正常的生活用品之外什么多余的东西都没有。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