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由检王承恩的现代都市小说《热门小说大明之我是崇祯》,由网络作家“暮叶知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明之我是崇祯》是由作者“暮叶知秋”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免的,这就是皇权之中的威。而给予百官想都不敢想的厚禄以及各种优待,让他们感受到前景可期就是皇权之中的恩。这就是所谓的恩威并施,帝王权术。平台召对结束后,刚刚出了建极殿的黄立极与施凤来并肩而行。黄立极满脸的感慨之色,出言道:“圣上真乃旷世之君,心中所想皆是救国之奇策,看来我大明中兴有望了!”“是啊,圣上心中自有乾坤,对时......
《热门小说大明之我是崇祯》精彩片段
“此事可由吏部和户部交办,在全国范围内选定合适的休所营建之地后,可报工部派人查勘,核定后即可动工规建。”
“至于休所所建规格朕已经拟定了一份相关标准,稍后会命人抄送三部。”
“皇上天恩浩荡,臣等拜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台下众臣齐声跪拜以谢圣恩。
黄立极等老臣心中已是感慨万千。
看来皇帝是真的把天下官员放在了心里。
试问哪朝哪代的皇帝能这般细心的为天下百官们的晚年生活如此上心?
休所制度的推行造福的可是整个官僚集团。
不管你去不去住,这是体现了朝廷对致仕官员的一种关怀与肯定,也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所以,此举绝对意义重大,特别是吏治重复清明之后,势必会让以后的大明官员暖于心间。
当初限期缴脏的圣旨下达后,在京官员们心中对皇帝的高薪养廉之法多多少少都持有怀疑态度。
只不过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政治格局的混乱无法让这些人真正的拧成一股绳来应对皇帝这个别出心裁的套银之法。
而且,当日提出高薪养廉之法的时候皇帝详细的道尽了官场上的那些“年例”、“事例”、“馈赠”的细节。
这让文武群臣不寒而栗,皇帝连这些事情都一清二楚,谁还敢私下里妄言呢?
不过,广义而言:皇帝赦免前罪并积极推行高薪养廉之策,对天下百官绝对是一项天大的恩惠。
这要是放在太祖朱元璋身上,知道手底下的官员都把贪污给制度化了还不直接杀他个血流成河?
-------------------------------------
定调了新的官员薪俸标准以及命三部筹备推行休所制度后,朱由检又详细列举了一系列逐步要推行的官员保障制度,以此来刺激和推动官员的廉政进程。
林林总总,将近一个时辰,这场办公议事才算是接近了尾声。
这一系列搭配高薪养廉之法将要逐步实施的官员福利,让群臣不由感慨:自此以后,这大明朝的官员可真是掉进福窝里了!他们真真的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必须要做一个廉政爱民的好官,否则事发之时也就是尔等脑袋搬家之日!
“朕还是那句话,只要天下百官可以勤政为民就是对江山社稷最大的贡献,朕必不会亏待这些功于社稷之臣。”
“只要我们大明君臣一心,何愁国家不兴?待国力强盛之后,朕要让大明的万千子民都享受到朝廷为他们带来的福祉都过上丰衣足食的美满生活,这才是救民先救官的最终目的!”
在皇帝的这番最终总结下,群臣跪拜告退。
看到群臣们皆为所感的场面,朱由检知道一切都在朝着自己设想的局面在发展。
想要驾驭群臣既要有铁血杀伐的手段,也得让众人感受到皇恩浩荡。
高薪养廉只是朱由检推行新政的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杀人立威是在所难免的,这就是皇权之中的威。
而给予百官想都不敢想的厚禄以及各种优待,让他们感受到前景可期就是皇权之中的恩。
这就是所谓的恩威并施,帝王权术。
平台召对结束后,刚刚出了建极殿的黄立极与施凤来并肩而行。
黄立极满脸的感慨之色,出言道:“圣上真乃旷世之君,心中所想皆是救国之奇策,看来我大明中兴有望了!”
“是啊,圣上心中自有乾坤,对时弊更是了然于心。”施凤来也感怀道:“我看假以时日我朝必会迎来崇祯盛世。”
黄立极看四下无人,稍稍放慢了脚步,话锋一转,低声道:“施阁老,听说圣上并没有打算以魏忠贤之事扩大牵连。”
两人都是依附魏忠贤入阁的,对此事自然是极为关注。
前些时日,内阁四位阁臣甚至已经做好了辞官的准备。
但现在看来,皇帝好像并不打算追究此事。
施凤来也放慢了脚步,低声回道:“我也听到了点风声,好像圣上的意思是前事不论,观其后效。”
黄立极深以为然,道:“这倒是与推行高薪养廉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效,都是赦免前罪......”
施凤来点了点头,由心而发:“皇恩浩荡,你我只要尽心辅助圣上,倒也不用担心落个晚节不保的下场。”
“黄阁老,我已经命家人将家里之财整理造册,准备过几日便去正阳门的报备点报备。”施凤来又道:“事到如今,此事也没有什么可遮遮掩掩的了,圣上对京城官员的家底恐怕早已了如指掌.....”
限期追缴脏银的圣旨下达后,东厂和锦衣卫便在正阳门设了一个临时报备点,以供京城诸臣来此报备脏银。
“我也正有此意。趁着厂卫还没有找上门来,此事还是宜早不宜迟!”黄立极点头道:“不如,我们四位阁臣统一而往,约定个时间叫上张、李二位阁臣一同报备。”
“还是黄阁老考虑周全。我们内阁统一步伐带头做个表率,也是对圣上推行新政的一大支持!”
黄立极笑了笑:“我们这把老骨头再熬上几年也差不多该退下来了。”
“到时候咱大明的休所制度应该已经全面推行了,这可是体现了朝廷对我们的肯定,能够在休所安顿晚年也是人生一大幸事了......”
“黄阁老,到时候咱们老哥俩可以做个邻居,咱们就留在京城,说不定逢年过节还能见见圣上。”
“哈哈哈.....施阁老这个提议好!只要忠君为国,圣上必忘不了咱们这帮老臣!”
半个时辰后。
锦衣卫千户骆养性奉旨入宫觐见。
“臣锦衣卫南镇抚司千户骆养性叩见圣上!”一身青绿锦绣服的骆养性于东暖阁内叩拜问安。
端坐在御座上的朱由检打量了一下跪拜在地的骆养性,眉头不自觉的微微皱起。
这个身材尚算健硕的中年汉子就是骆思恭的长子骆养性了。
历史上的骆养性名声虽然不太好,但是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这样的人用好了,还是颇为省心的。
兴许是感受到了皇帝打量的目光,跪着的骆养性身形显得有些局促,本就惴惴不安的心里更是慌得厉害。
此时的骆养性还没有开始发迹,身份也只是南镇抚司的一个小小千户而已。
面对皇帝的突然召见,骆养性心中自然是诚惶诚恐。
“平身吧。”
“谢圣上!”骆养性小心翼翼地起身站好,心情忐忑,低着头准备恭听圣言。
朱由检见骆养性略显局促不安,笑道:“你父亲的身体怎么样了?”
“回圣上,家父近年来一直在家中静养,身体相较于前几年已大有起色。”
“那就好,万历二十年你父随军出征朝鲜为朝廷建功颇多,在指挥使的任上更是尽心尽责。”朱由检对骆思恭还是比较赞赏的:“你现在也算是子承父业了,切不要丢了乃父的威名。”
“臣谨遵圣上教诲!定以家父为榜样,鞠躬尽瘁,报效朝廷!”骆养性躬身施礼道,心中不由松了口气。
看来,皇帝此番召他入宫觐见,应该是因为其父骆思恭的缘故。
“好,朕希望你时刻谨记自己刚才说的话。”朱由检满意地点了点头,紧接着问道:“朕问你,你觉得锦衣卫存在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回圣上,锦衣卫就是天子在外的眼睛和耳朵,是天子手中的利刃。”骆养性认真答道:“锦衣卫存在的意义就是使天子足不出宫也可洞悉天下之事,让天子不会被外臣奸佞所蒙蔽圣听!”
“说得好。好一句天子耳目,好一句洞悉天下之事不被外臣奸佞蒙蔽圣听!”朱由检面色一下子阴沉了下来,语气也徒然变的冷厉异常:“可自从天启四年田尔耕接替乃父骆思恭掌锦衣卫事之后,这锦衣卫就变成了他魏阉的私具。”
“也正是因为田尔耕之流食君之禄却无忠君之心,让皇家的锦衣卫变成了摆设,让天子变成了瞎子、聋子!这样的锦衣卫朕留之何用?”
“骆养性!”
“臣在!”骆养性感受到了皇帝的怒意,急忙躬身插手答道。
“你们骆家是锦衣卫世家,乃父骆思恭更是勤事忠君的典范。”朱由检沉声道:“朕问你,如果朕将锦衣卫交给你,你能否还给朕一个忠君之事尽职尽责的锦衣卫!”
“臣世受皇恩,纵万死不敢有负圣恩!”骆养性闻言,立即跪拜于地,语中尽是惶恐。
皇帝的这番话着实是吓到了骆养性。
他万万没想到,皇帝今日召他入宫竟然是有意让他执掌锦衣卫!
历史上,田尔耕于天启七年十一月初四被革职查办,接替他执掌锦衣卫事的是锦衣卫中资历较深的郑士毅。
而郑士毅是十一月十四日被正式任命的。
现在才是十一月初八,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还没有人接替田尔耕的职位。
所以,朱由检直接将能力更强更适合执掌锦衣卫的骆养性召了过来,准备直接启用骆养性。
“起来吧。”朱由检缓声道:“朕不需要你万死,只要你可以尽心尽责把差办好就是对朕最大的回报。”
“谢圣上隆恩!臣定尽心尽责忠君之事!”骆养性压抑着内心的狂喜,小心翼翼地起身垂首而立。
“乃父骆思恭曾执掌锦衣卫多年,现在由你接任倒是名副其实的子承父业了。”朱由检笑了笑,正色道:“不过,有一句话朕希望你永远不要忘记。”
“锦衣卫是天子亲军,你们的职责是充当天子的耳目,监视外臣。”
“朕需要的是一个可以让朕如臂使指的锦衣亲军!”
“田尔耕依附魏阉、勾连外臣,着实是把锦衣卫的脸都给丢尽了。此人朕必杀之!”
“锦衣卫绝不允许有这种吃里扒外的人存在。”
朱由检语气徒转森然:“忠君之事自有荣华。而对于那些不忠之人,朕就借用太祖的一句诗予之。”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朱由检目光冷峻,直视躬身静立的骆养性,一字一顿的将太祖朱元璋的这句诗句念了出来。
皇帝的这番话就是在提醒骆养性:无论什么时候锦衣卫只有一个老板,那就是当今天子!这一点容不得半点含糊,田尔耕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
此时的骆养性倒也坦然,心中感念皇帝的破格擢升,怀的也只有尽忠报效之念!
骆养性当即躬身插手,神情郑重,道:“是!臣明白,锦衣卫是皇家的锦衣卫,这一点应该时刻铭刻于每一位锦衣亲军的心里。”
“臣等必以田尔耕之流为戒,整肃锦衣亲军替圣上分忧。”
“好!朕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希望朕没有选错人。”朱由检点了点头,问道:“今日早朝之事,想必你应该有所耳闻吧?”
“回圣上,今日早朝后京城的大小官员们都在议论圣上的那番“救民先救官”之论,臣虽在南镇抚司任职,但对此事也是知晓的。”骆养性如实答道。
“意料之中的事情,让他们可着劲的议论去吧。”朱由检神色缓和,笑道:“朕要清楚的知道京城内每一位官员对此事的真实想法。”
“这也算是新朝新政的第一步,锦衣卫可要给朕盯紧了。”
“朕已经下旨让文武百官限期主动上缴脏银,在京大臣的真实家底,朕也要心里有个数。”
“这也是你接管锦衣卫要办的第一件差事,切不要让朕失望。”
“臣领旨!”骆养性郑重其事地保证道:“请圣上宽心,这本就是锦衣卫的分内事,臣定把此事办的漂漂亮亮!”
最新评论